【專訪】
訪港旅客減少,零售業界愁雲慘霧,不過,日本「過江龍」、東急集團旗下的時裝零售商SHIBUYA 109,首次衝出海外,12月落戶尖沙嘴海港城。東急商業發展(香港)副總經理坪內優接受專訪時表示,香港零售業仍有「門戶」優勢,更有意擴充分店數量至4間。
記者:鄭柏齡
日本女裝百貨公司SHIBUYA 109(下稱「109」),總店位於東京著名購物點澀谷區(Shibuya),主打潮流女裝及配飾,去年生意額達11億元。公司12月初進駐海港城,成為首間海外分店,投資額達2,000萬元,冀4年內回本。
港氣候適合四季時裝
坪內優透露,集團於2013年已構思進軍香港,即使現時零售環境「比較困難」,但「109」並非主打奢侈品生意,相信受影響不大。他續指,選擇香港為首個海外據點,主要看中本港多個優勢如免稅、氣候適合四季時裝等,「集團希望以香港為中心,下一步發展鄰近市場」。
九倉(004)旗下海港城舖位長期搶手,「109」分店開設港威商場三樓、書店Page One前舖位,面積約8,400平方呎。坪內優坦言,本港經營最大困難為租金高昂,「只好努力做好生意,相信可取得平衡」。由於屬新晉品牌,他透露獲海港城給予租金優惠支持,估計開業後顧客平均消費約1,000元,料一半人流為旅客,目標顧客年齡約25歲或以上。
擬趁港租金跌擴充
「109」日本澀谷總店樓高7層、出售逾120個時裝品牌,惟海港城分店僅得13個品牌,坪內優表示,香港尋找大型舖位非常困難「到處都是H&M、Zara」,集團將透過產品、裝修、宣傳活動等,將日本特色複製到香港。他又指,本港租金已經開始下調,正計劃再開多3間分店,進軍港島及新界,擴充速度視乎租金回落情況而定。
與潮牌I.T(999)轉售各品牌時裝的經營模式不同,「109」類似百貨公司,以「包租公」形式分租舖位予品牌,因此,對場內產品定價幾乎沒有決定權。坪內優指,已建議品牌盡量拉近港日兩地差價,由於香港沒有消費稅及進口稅,相信本港分店衣飾售價有一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