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加取港 - 左丁山

捨加取港 - 左丁山

一位新亞新聞系校友畢業後便隻身移民加拿大,當初舉目無親,找到的工作職位只是會計文員,與她的新聞主修科扯不上一點關係,新亞人勝在「艱苦我奮進」,咬一咬牙,開始攻讀會計,幾年間考到會計師牌照,成為加拿大中產階級,結婚生子,過了三十餘年安穩生活。
這日在陸羽與幾位她的同屆同學相會,方知她已下定決心,回流香港,以香港為家,暑假才返回多倫多。她說:「兒子到美國讀書畢業後,喜歡紐約,不肯返回多倫多,我與丈夫都退休了,到紐約住了近半年,發覺紐約治安欠佳,市面吵鬧得厲害,不喜歡,回港探親一行,覺得還是老家好,於是決定回來定居,不走了。」
多倫多的好處是住宅夠大、空氣好,香港的好處是(特別是對退休人士而言)生活方便,公私醫療都好,可請外傭照顧生活起居,不似在冬天多倫多,兩位長者晨早在門前剷雪,辛苦得腰也伸不直。
新亞及中大校友移民加拿大的人數,多到數不清,數年前,一位校友回來香港看病,理由是加拿大的醫療系統國有化,輪候需時,因為一位醫生每天診症,以45人為限,醫生每日達標之後,便放工去也,不會留在醫務所,香港公立醫院的醫生,如嫌辛苦,不妨往加拿大探路,不過搵銀發達就一定冇份。
加拿大上星期二大選完畢,在總理府出生的「則時田.杜魯多」大勝,帶領自由黨重掌政權,這位杜魯多二世聲言向富人加稅,向中產減稅,以後三年推行赤字預算,企圖重振加拿大經濟。保守黨過去九年奉行穩健財政政策,量入為出,安然避過金融海嘯,但避不過石油價格自去年夏季開始的不斷下滑,結果是加拿大oil sands行業一蹶不振,政府收入減少,政府削減支出,不為享慣社會福利的加拿大人民所喜歡,於是活力充沛的杜魯多二世的競選口號Real Change更加迷人,但上台面對政治與經濟現實,是否可以笑得迷人,那是另一回事了。油價繼續疲弱的話,加拿大不見得有甚麼經濟大反彈的能力。大選前,民意調查顯示自由黨勝利,加拿大元應聲下跌,即是說國際市場不相信杜魯多二世的策略能振興加拿大經濟。屬於富人級(年薪20萬加元)的華人移民,要準備為國捐輸,捱更高的稅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