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睇醫生有新法。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與醫療機構合作,近日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大城市試推手機app預約醫生上門的「滴滴醫生」服務,初試反應熱烈,但因各種原因成功率低,且因醫療質量、服務成本、法律及交通等問題引起爭議,「滴滴醫生」能否成功推廣存疑。
本月18、19日,「阿里健康」聯合滴滴出行、「名醫主刀」(國內最大的移動醫療手術平台)合作,推出免費送醫上門活動正式上線,兩天時間app共收到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和南京超過2,000人次的醫生上門預約定單,實際提供了40多次上門服務,其中在京接到幾百個定單。
交通影響效率
杭州懷孕5個半月的小葉以此法呼醫生果然成功,醫生親臨其辦公室為她診病,她認為此法對行動不便患者最適合。但杭州何姓男子呼叫醫生為家中老人看腰痛,打開app一看,發現提供服務的醫生只有心血管內科和全科,沒有其他選擇,讓他感到十分洩氣。
事件引內地輿論熱議。有專家指,國家規定職業醫生只能在醫療機構診斷、開處方,上門只能提供健康諮詢不能治療疾病,上門就診要推行就要修改法例。有參與活動的醫生指,上門沒問題,但城市交通無法解決影響效率。此外醫生上門就診費如何計,阿里健康表示,目前只是試行,未來專家出診會考慮醫生的報酬。
打破醫療壟斷
還有輿論指,現在看病都是檢查先行,醫生拎包上門不能用設備檢查,能解決問題嗎?中國心血管權威胡大一認為,目前醫生多數都被綁在大醫院,醫療資源高度壟斷,病人難找醫生,此新法對打破壟斷提供思路,值得改進推廣。美國最近也出現通過智能手機請醫生上門服務app,據報醫生首次上門的服務費用是50美元,定期來訪為200美元,一次體檢是100美元。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