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的威士忌吧越開越多,但威士忌達人Tony Leung卻說找不到想去的酒吧,所以索性自己開一間合心水的,成就了九如坊Bar Ginger的誕生。Tony Leung是facebook「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的專頁版主,當年貪得意開page講威士忌,怎料越寫越投入,慢慢由寫酒評演化到辦品酒會,由愛好者變成專家,現在開酒吧看來也理所當然。他認為坊間的威士忌吧有三個問題,「酒款不夠多和廣,就算夠,店員大多不懂每瓶酒的特性,難以有所交流,再加上很多酒吧僱用外籍店員,令人更有雞同鴨講的感覺。」
Bar Ginger上星期五正式開幕,酒吧的威士忌牆有逾300款酒,全都是由Tony親自搜羅。問到他選酒的準則是甚麼,他想也不用想就答:「我只買喜歡的酒,很任性吧!」但又的確是因着這種任性,才能讓Bar Ginger的酒款選擇更具個性。有些品牌不是每個年份他都賣,因為當中可能有一、兩個年份他不喜歡,又或者有些品牌他不欣賞,就直接不入貨。「雖然都會賣大路的品牌和酒款,但我會特意搜尋背後有故事的酒,如日本品牌山崎的1990年單桶雪莉桶珍藏(每杯$900),全世界只有400幾瓶,現時在拍賣行的價錢過萬,但在這裡我卻會照樣開來賣。」
愛威成狂的他每次旅行也會安排與威士忌有關的行程,上次更心血來潮飛一轉印度,只為一訪當地的威士忌廠,「我特意購入了五大產區以外的威士忌,好不好喝就因人而異,但勝在夠特別,其中兩款酒來自已結業的新西蘭和法國酒廠,另外亦有南非、澳洲、瑞士等地的酒款。」作為全港首間Ardbeg Embassy的酒吧,Bar Ginger亦獨家發售Ardbeg Day周年特別版的行貨(每杯$200起),由2012年至2015年,四款齊備。獨立裝瓶廠的出品也有,已關廠的絕版貨亦找得到,「基本上,大部份酒都是我從家中拿過來的,是我的私人珍藏。我不會覺得肉赤,與其一天到晚放在架上供奉,倒不如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快點喝完,才可以再買新酒一起品嚐。」
Bar Ginger
中環安和里12號
記者:盧懿靜
攝影:陳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