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送爽吹走了潮濕燥熱的天氣,空氣中濕度驟降大家難免有些乾涸的感覺。
老一輩人都認為此時應多吃些滋潤甜品以禦秋燥。有錢人家燉燕窩、雪耳、雪蛤膏,大眾化的杏仁茶、芝麻糊、燉蛋、清補涼糖水更是大行其道。
「清補涼」曾是十分普及的湯料,也可用於煲糖水,乃由幾種王道藥材組成,不外淮山、圓肉、茨實、薏米……之類。
說到「清補涼」不由想起傳說中的塔門奇特甜品「鮮鮑煲清補涼糖水」。
三幾十年前區區雖然吃過不少塔門鮮鮑,如此匪夷所思的食法只是得自傳聞沒有試過。
據傳說「鮮鮑煲清補涼糖水」是塔門漁民接待到訪港督必備之名食,「清補涼」加上鮑魚更有滋陰的食療功效。
據熟悉水上人飲食習慣者言漁民以海產煲糖水在所多有,吾友KK便常以花膠煲糖水潤燥。
最近他以「筍價」購得一批陳年印巴鰵肚,取了一隻近二両的「肚公」浸發了五天發透之後厚達大半吋晶瑩如玉。如此雋品自然不會拿來煲糖水。
熬了雞汁與日本關東刺參同炆,黑白交輝,柔美爽滑相映甘香可喜。
發花膠分「清水冷發」與「焗水熱發」,前者往往費時多日不及後者快捷,但效果較佳。食肆為求便捷多採用「焗水熱發」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