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個別民間團體呼籲公眾注視乳癌威脅,女士要自我檢查乳房,有異常就要立刻看醫生。而乳癌基金會亦做巡迴教育展覽,推出乳癌風險Bingo,讓女士們加深認識風險因素,鼓勵女士加強運動,媽咪們要餵母乳,職業女性要懂得調節壓力,40歲後女性,要開始定期檢查乳房。不少個別人士及機構,都參與或舉辦不同形式的粉紅活動。
看見報章訪問一位乳癌康復者,那年她發現硬塊,乳房X光及超聲波都懷疑是乳癌,醫生叫病人做手術,先割除腫瘤,急凍化驗如證實乳癌,便當場做全乳切除,手術時間一個鐘或可能三個鐘。結果醒來過了三個鐘,病人心知不妙,乳房一定是沒有了。病理化驗是第一期乳癌,手術是做了全乳及腋窩淋巴切除。
看到報道後,心裏不安。今時今日,這種做法已經過時。第一:為甚麼醫生沒有做針刺診斷,以確定病理,然後評估病情及期數,以決定整個治療方案。第二:病人似乎沒有機會知道有全乳或局部乳房切除的選擇。第三:病人沒有機會考慮全乳切除的補救方法,例如即時或延後重建。第四:腋窩淋巴不一定要全切除,早期乳癌可採用前哨淋巴切除。第五:病人似乎不知道淋巴全切除有三成機會手腫,及預防方法。
乳癌出現,是無聲無息的,平日沒留意乳健知識,就會心慌意亂。香港17個女士,在一生之中,有一個會患上乳癌,是女性最大的癌症威脅。若發生了,最緊要鎮定,現在資訊發達,上網便可得到大量知識。開放自己,認識多些同路人,聽取多些醫療意見,了解自己的病情,講出自己的顧慮,與醫生討論及找出最適合的醫療方案,便可從容面對,迎接乳癌的挑戰。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 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