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圖解】11月區議會選舉大戰在即,是回歸後第一屆,完全取消委任議席的區選。然而,沒有委任不代表全部議員由民選產生。總數458個議席,只有431個是投票選出,餘下的27席,全是新界區當然議席,亦即由鄉事委員會主席自動兼任,可以說是區議會內的功能組別。
今屆有943人參選,當中有68個選區只得一位候選人,即是市民連白票也不能投,便自動當選,比上屆自動當選人數少八個。當中有超過九成是建制派,例如民建聯有蔡素玉,柯創盛;工聯會有麥美娟,郭偉強;及其他獨立建制派,例如中聯辦前官員黃春平等等。而泛民陣營方面,只有兩個協調到的獨立議員。合共66名自動當選的建制派,佔全部議席約15%。扣減已被取消資格的8人,餘下869人爭奪363個議席,平均約2.4人競逐一個議席。
議席分佈方面,今屆略有改動。港島議席總數沒增減,只是東區有兩個議席轉去灣仔區;九龍區比上屆多了8個議席;新界區新增11個民選議席。
回看上年區選結果,離島區、北區、元朗區,及油尖旺區,有九成以上議席是建制派取得。葵青區的建制議席比例為全港最低,但仍然佔57%。究竟泛民和傘後團體,如何面對這場硬仗呢?請繼續留意【新聞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