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滙豐分行常見「阿群帶路圖」代表乜?

舊滙豐分行常見
「阿群帶路圖」代表乜?

收藏數百英殖時代物品的Juston,向記者展示其部分珍藏,件件造工精緻、紮實,「以前會嘥多啲時間去造一樣嘢,每一樣物件嘅質素同意義,都比依家多好多。」談到每件珍藏的故事,Juston都能滔滔不絕的講解,例如一幅約半個人身高的滙豐銀行紋章,他就詳述了八十年代或之前,每間滙豐分行原來都掛有這個充滿殖民色采、印有阿群帶路圖的紋章。

阿群帶路圖是殖民時期物品常出現的標誌,官方稱為海港圖,阿群帶路圖只是民間俗稱,是描述英軍初登陸港島時的故事。Juston說,其實不同物品中的阿群帶路圖都有點分別,一致性很低,有的根本沒有原住民阿群在裏面,結果在佐治五世開始簡單化,到後來逐漸不再被採用。

有的網上買來,有的與人交換,慢慢儲集了數百樣藏品,Juston亦數不清花了多少錢。他淡然說,這些珍藏不在於其表面價值,「好似呢個二次大戰後至八十年代用嘅郵票機,計埋維修要萬五蚊以上,但係佢背後嘅意義高過本身價值。」

記者:容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