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栢賢倡討論公院加價

梁栢賢倡討論公院加價

【本報訊】醫管局日前決定跟隨高級公務員,向約3,000名醫生及其他職系員工加薪3%。首年開支2億元會由該局內部調撥資源承擔,該局會與政府商討額外加薪引發的恒常性開支安排。該局行政總裁梁栢賢表示,不擔心政府對該局的財政承擔,又指現時是時候討論公立醫院應否加價。

與政府商討加薪開支安排

有資深醫生表示醫管局有足夠儲備應變,因為政府每年發放醫管局的撥款,包括服務成本及員工薪酬福利開支,單是供樓利息津貼便佔醫生薪酬5%。以顧問醫生底薪18萬元為例,每月有9,000元津貼。政府的撥款包括醫生可申領的津貼總額,但申請人數一直不多,每年會有大筆津貼沒用盡變成儲備。相對今次醫生只加薪3%,儲備能應付加薪。
至於加薪的每年開支約2億元,據悉首年開支由醫管局承擔,但之後額外加薪引致的恒常性開支,由醫管局與政府再商討。梁栢賢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不擔心政府對醫管局的財政承擔;將來是否參考政府的薪酬水平調查,仍需與政府討論。
梁又指,現時是時候討論公立醫院應否加價。根據經驗,急症室加價後可有效減低非緊急求診人數。調整收費非要增加醫院資源,而是可令有經濟能力的病人轉往私營市場。
此外,特首梁振英前日在立會答問大會上,回應議員有關政府會否放寬海外醫生回港執業時指,政府相關委員會會檢視醫療人手問題,若認為引入更多外來人手是辦法,會着手去做。不少醫生隨即在facebook上表示,繼爭取公院醫生有合理待遇後,又要捍衞另一條醫學界戰線。
香港醫學會會董蔡堅表示,政府及醫委會已「開閘」歡迎海外醫生申請在港有限度註冊執業,但至今只有數十人申請,海外醫生是否回流是個人意願。他批評放寬海外醫生執業資格例如免試,會危害市民健康。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