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林煥光昨以豐裕號叛變事件(Mutiny on the Bounty)作演講。該段歷史發生於1789年,當時英國海軍奉命到大溪地尋找麵包樹(Breadfruit),打算把果苗移植到西印度群島殖民地。負責這次任務的船長William Bligh,出名紀律嚴苛,常施以笞刑;相反,二副Fletcher Christian跟船員有商有量。
當時的船員非自願性,部份因在囚或欠債,而不得已上船工作。連船長在內,46名船員花了1年時間到達大溪地,在當地逗留5個月採集果苗,船員紀律變得鬆散。當啟程返英時便出現變數,Bligh因急於領功,高壓管治更變本加厲,甚至誣衊二副偷椰子。有記載該次任務Bligh曾施以229次笞刑。
結果二副帶頭造反,Bligh及18名追隨者被趕落船,自行坐小艇返英。二副與部份船員另覓荒島落地生根。後來英國海軍派員緝拿叛徒,二副及船員也因內鬥而死於島上。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