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1年,前Dior設計總監John Galliano於巴黎醉酒,發表侮辱猶太人言論的影片瘋傳後,馬上就被LVMH母公司辭退嗎?雖然John當時的言論使人不敢苟同,但看似他連解釋及道歉的機會也沒有就被拉下馬。當年使記者明白了一回事:頭上有光環的明星設計師,也只不過是打工仔。無論你多有成就,一句錯誤言論使品牌損失一個龐大市場,馬上就要執包袱走。
John Galliano的離去,如同一個華麗時代的結束。2005年起任職Jil Sander的Raf Simons憑簡潔、不多半份多餘裝飾的設計冒起,於2013年即被LVMH挖角至Dior。當時Raf Simons於Dior的第一場show,被錄影成《Dior and I》,一套看似熱血的電影,紀錄Raf Simons臨危受命後,用八星期做好整個高級訂製服系列。許多身邊朋友對此電影趨之若鶩,但當時還在倫敦當時裝學生的我,就只覺一陣悲涼。於甚麼時候開始,高級訂製服也變了只是應酬上級order的「功課」?儍瓜學生玩泥沙如我,也有三個月時間準備一個系列啊。
對於Raf Simons的突然離去,其實也有迹可尋,據美國《Elle》的報道,LVMH只與Raf Simons簽下三年半的合約,雖然業績已上升15%,但夠鐘就須夢醒巴黎,銷售前境不如預期就是時候走了。那邊廂,Alexander Wang 2012年12月接Nicolas Ghesqui箢re棒掌管Balenciaga,剛完成2016的春夏系列,短短三年未夠又要走了,接棒的是歐洲當紅炸子雞Vetements設計師Demna Gvasalia。而John Galliano則於Maison Margiela求存,剪去一頭狂野長髮的他,希望fit in品牌解構實驗主義哲學。二者的強烈個性撞到「澎澎聲」,他的離去之日也看來不遠。難怪Alexander McQueen仍在世時,說過人生最後悔就是當上了Givenchy的總監,打工還真是件現實苦差。看來時尚界的換帥速度,也開始快過英超球隊換領隊,one day you're in,the next day you're out。
記者:楊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