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局的成立如箭在弦,楊偉雄一直盛傳是將來的創科局局長,究竟他有沒有資格呢?學歷方面,楊偉雄在美國數理頂尖的 CalTech得到學士學位,在Stanford取得碩士及MBA,雖然還欠一個博士學位,做港大副校長或者有人會說未夠資格,但做創科局局長是足夠了。
在工作履歷方面,楊偉雄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Intel工作三年,及後轉職至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工作兩年。他在1983年隨太太回流香港,加入蜆殼電器工業任管理層,因為其岳父是人稱「風扇大王」的集團創辦人翁祐,一做便是十七年,其間據稱曾把光纖通訊產品業務售予日本公司。他及後四年出任多家私募基金顧問,至2003年接任香港數碼港管理公司行政總裁,在任期間把數碼港的營運轉虧為盈,這亦是他向傳媒着墨最多的業績。
數碼港「業績」捉錯用神
數碼港的營運轉虧為盈是否值得大書特書呢?香港數碼港管理公司負責管理一座酒店、四座寫字樓及一座商場。它的收入就是租金,而支出就是與管理有關的人工及各項支出。應該一提的是,當初建設數碼港的成本並不需要由數碼港管理公司支付。在土地問題嚴重的香港,在不用支付地價及建築費的前提下,所收取的租金還不夠管理費支出顯然不是常態。另一方面,數碼港轉虧為盈的其中一個關鍵是酒店收入大增,比較的基準則是用2003沙士年,香港大概沒有甚麼酒店2009年的業績是比2003年差的吧?
當然,用數碼港本身的營運收入來評論其管理是否優良更是捉錯用神,因為衡量數碼港是否成功應該看它是否能產出成功的企業。數碼港在這方面的成績如何呢?可惜的是,在楊偉雄主政的那幾年,數碼港究竟培養了甚麼成功的科技公司,我們未能找到任何資料。
楊偉雄其後於2010年起出任理工大學行政副校長,其間亦擔任跟親建制的組織iProA關係密切的信息共融基金會審計委員會主席。基金會於2010年獲政府撥款推行上網學習支援計劃,但後來被廉政公署調查,並批評基金會濫用公帑、招標程序違規等多項罪名,由楊偉雄任主席的審計委員會也被不點名批評拖延核數,縱容違規行為。
作為未來局長,跟業界溝通是很重要的一環,但以下幾件事情令我們對楊偉雄是否能夠做到坦誠布公亦有一定疑問。
其一,楊偉雄為了當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宣佈放棄了美國國籍,不過他在台灣出生,被質疑擁有台灣居留權,對此,楊偉雄一直沒有作出交代。
其二,我們前線科技人員於暑假期間曾經準備舉辦論壇,邀請楊偉雄與業界人士直接交流並闡述其對創科局的願景,但他以事忙為由拒絕出席。可是,我們看見他在過去這個月出席了不少建制派業界團體的活動。
其三,楊偉雄曾於暑假前向記者稱會於暑假準備創科局成立後的工作,並於十月「交功課」。可是,十月快將過去了,我們還未看見他交出任何功課。
其四,他曾經大讚Uber的服務,跟警方的拘捕行動大唱反調,但在幾小時後就透過政府新聞處澄清,被外界視為縮沙,亦令人質疑他跟傳媒溝通的能力。
賀穎傑
前線科技人員議政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