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假日散心】
根據地政總署數據,不計香港島及大嶼山,香港面積達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261個,長洲、南丫島、蒲台島……更多的是杳無人煙的孤島。好奇心驅使下,攝影師尹子聰以一隻獨木舟花12日攝遊了107個荒島,其間在島上露宿,為每個島拍照,賣給有緣人。我等承受不起巨風巨浪翻艇沉船之風險,只好速速上網搜尋登荒島之法,好些荒島原來可以坐船前往,甚至圍繞島邊潛水,欣賞水底風光。
七十後尹子聰(Simon)自中二開始已是行山獨行俠,兩年前花十九日走遍香港一百三十四座山,還未能滿足好奇心,因此向海進發,誓做現代版魯賓遜。花錢買帆船遊艇太豪華,不是他那杯茶,要數最經濟實惠,非獨木舟莫屬,挑的更是淘寶九百九十九元人仔的貨色。欺山莫欺水,獨自出海始終有危險,他只在中學考獲獨木舟一星章,屬BB班級數,惟有上網搜集資料惡補。他說:「領略到划獨木舟係靠全身活動,唔係單靠臂力。」又鑽研海圖,計劃路線,每天盡量尋找一個露營地點或有水源的地方過夜。由年初開始地獄式試航,每次前往數個島至十多個島不等,歷時一日至三日,逆風、巨浪、被野豬老鼠擾清夢等等,他一一嘗透,幾多辛酸也未放手,還哈哈大笑:「辛苦?乜嚟㗎?」用最土炮最辛苦方式攝遊,源於對藝術的執着──他於每個荒島選出一張用Holga菲林機拍攝的照片,曬成20×20吋黑白銀鹽照,以每張八百元售賣,買家可擁有照片,島還能以自己名字「命名」。他深信藝術作品,應是人人買得起,「島主」亦對他信心十足,一百零七個荒島,未出發先售罄。
天有不測之風雲 落雨好過乾曬
背負重任,要減輕負擔,當然要輕裝上陣。一套划舟戰衣、一套睡衣走天涯,放心!衫會日日洗,不會臭汗淋漓。他預備了多個食物包,每包含每日三餐的乾糧及脫水飯等食物,熱量高達三千大卡,更準備熊仔糖解決口痕之需。擇良辰吉日下水當然重要,Simon小心翼翼選了9月入秋的日子,「我唔怕凍,想揀冬天出發,但秋天日照時間比冬天長,而日頭划獨木舟亦比較安全。」誰知人算不如天算,以為烈日當空最好,誰知曬到幾乎變人乾,這是他所餘無幾會抱怨的事。Simon媽媽口裏對旅程說不,卻身體力行,9月22日早上九時在馬鞍山烏溪沙碼頭送兒子落水,Simon爸爸更為這位敢於創新的兒子自豪。平時淡定的Simon穿leggings時還談笑風生,打趣道:「好似着絲襪咁誘人。」不過明顯當天略為緊張,臨行前差點忘記吻別女友。一眾親友目送他漸划漸遠,而Simon正用行動告訴大家──不必追。歡送他不久,突然下大雨,我心內忐忑一下後,仍深信他能笑看風雲變。
鴨洲戶外剝光豬沖涼 橋咀島Hea瞓沙灘
假日的鴨洲,成千遊客人山人海「賞鴨」,平日的鴨洲只得十多位居民,人煙稀少。Simon這位「天外來客」於旅程第二天,比預期早了一小時到達鴨洲,上岸遇見中氣十足的80歲伯伯何安,問他:「有冇汽水賣?」風趣幽默的何安就話:「賣嘢咁煩,梗係唔賣啦。」每天喝至少三公升水的Simon換不到一口涼水,卻與何安吹了一陣水。他更慷慨借出大水喉給Simon,「屋企門口前面嗰條呀,攞水沖涼呀。」不過Simon為免打攪伯伯,當晚在公廁隔鄰的涼亭過夜,勝在地方夠闊落,海景夠開揚,洗澡更無懼化身光豬壯士,用膠樽盛水站在公廁外照頭淋,入黑更光脫脫四圍行,像個原始人。這些深刻體驗,為Simon打了一支強心針,之後越划越勇。
Simon的攝遊之旅,每天都是早上五至六時起身出發,他的如意算盤是──時間越早水流越慢,划起來更得心應手,若往後行程能比預期快,就算睡得不好都有足夠時間補眠。第六天他在西貢橋咀沙灘悠然自hea,這天更是中秋佳節,他一早約好家人於不遠處的白沙灣譚華正海上活動中心相聚,由於時間未到,故躺沙灘偷閒一會。Simon父母及他7歲的兒子,看見一塊像朱古力的火柴人登陸,滿臉鬍鬚都認出他。佳節重逢特別有意思,Simon吃BBQ擦餐勁,月圓之夜大魚大肉,更可睡宿營營地之高床軟枕,恍如五星級享受。
火藥洲釣魚郎阻登島 三號風球暫停行程
嘆足冷氣,叉足電,執好靚樣剃好鬚,Simon又繼續划呀划,影呀影,之前順境,接下來是種種挑戰。最難行是第八天,從墨洲往赤柱,逆風而行、白頭浪送行,費力划過每一槳彷彿都在原地踏步,原本只需用個半小時便能完成的路程,Simon花多一倍時間才撐過去。
旅程第九天,他到達海怡半島對出的火藥洲,很想參觀島上已荒廢的火藥庫。可惜碼頭只能容納數人,他又倒楣地遇上四位不合作的釣魚郎,Simon:「有個人話我戟住佢條魚絲,又有人話我阻住佢拋魚絲,死都唔肯畀我上碼頭。」那刻,一向溫文爾雅的Simon頓時變成火藥,幸好沒有爆開。
第十天從港島大口環出發,路過交椅洲至大嶼山的一段,是主要船隻航道,他於清晨出海,避過一眾大船,更能於交椅洲觀賞政府部門的直升機,在上空盤旋展示區旗。Simon還在旅程途中遇上非一般的彩虹,不是七色彩虹,而是颱風「彩虹」,本來想博一博繼續行程,但在10月2日知道天文台有機會懸掛三號風球後,他被迫終止旅程,於大嶼山大澳上水,然後回家。停了近兩星期,他10月14日在大澳再出發,並完成餘下旅程,不計中間停頓的十多日,比預計少了四日完成旅程,而終點本設於繁忙的尖沙嘴碼頭,最後改為欣澳,樂觀的Simon視它為小遺憾,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咁啱囝囝喺學校跌親,我要處理家事,可能係上天要我返屋企。」有遺憾不要緊,平安回家已十分感恩。這位行為藝術家,用汗水與堅毅,拍下香港自然美景,張張皆辛苦,不過在他的字典中,沒有「辛苦」,只有「享受」。
【路 線】
Day 1(22/9)─Day 2(23/9)
烏溪沙→海下→鴨洲
Day 3(24/9)─Day 6(27/9)
鴨洲→石牛洲→大網仔→白沙灣
Day 7(28/9)─Day 9(30/9)
白沙灣→果洲群島→石澳→橫瀾島→墨洲→赤柱→火藥洲→大口環
Day 10(1/10)─Day 11(2/10)
大口環→交椅洲→籮箕灣→大澳
Day 12(14/10)
大澳→龍鼓洲→欣澳
【食物與裝備】
【登荒島有辦法】
想學Simon遊荒島,其實並非想像中難,參加旅行團或潛水團一樣可以,旅途有人照應,更加安全。
1.鴨洲 同岩鴨selfie
位於沙頭角海以東,吉澳以西的鴨洲是香港最細的住人島,只得0.016平方公里,環島不用一小時。居民何安伯伯說:「假日有成千人嚟,邊夠位企啫?睇個窿之嘛。」皆因鴨眼洞、鴨屁股、鴨腳都十分神似,任由大家selfie。這裏亦屬地質公園範圍,除罕見紅色角礫岩,還有各種海蝕地貌。鴨洲荒島一個,為何無啦啦有人住,何安話五十年代真耶穌教會的一位神父,在沙頭角帶部份居民移居鴨洲,居民以漁民為主,繼續以海為生。現在,居民外出好簡單,只需揮一揮手,舢舨船家便會載他們去沙頭角買日用品。
點去:
可參加本地遊團,順道去吉澳食海鮮,遊覽荔枝窩客家村風水林。
查詢:
油蔴地旅遊: https://www.hta.com.hk/
發達行: http://www.fth.com.hk/
2.石牛洲 用「大炮」捕獲燕鷗
位於新界東北的石牛洲最出名是燕鷗,燕鷗屬鷗科鳥,香港觀鳥會燕鷗研究組召集人陳慶麟表示,每逢5月底至8月底,褐翅燕鷗、粉紅燕鷗及黑枕燕鷗便會華麗登場,於島上孵蛋,今年7月他曾帶團出海觀賞,估計當天有百多隻燕鷗在島上飛過,又是一眾龍友騷「大炮」的好時機。為保障燕鷗可於最寧靜環境棲息,船隻不可駛近島外20米範圍,秋天燕鷗遠去,石牛洲沒登島限制,不過島上沒碼頭,一般船隻難以靠岸,反而Simon可以輕易划獨木舟上岸,獨霸燕鷗之島。
點去:
想睇燕鷗,每年5月至8月留意觀鳥會或大埔環保會舉辦的燕鷗導賞團,在馬料水碼頭上船。
查詢:
大埔環保會 http://www.taipoea.org.hk/
香港觀鳥會 http://www.hkbws.org.hk/
3.尖洲 哈哈笑下藏荔枝魚
位於西貢大浪灣的尖洲,高52公尺,因島形上尖下闊而得名。資深旅遊家梁榮亨指出,沿岸綑邊遊尖洲有難度,因地面崎嶇不平,要越過縱橫交錯的石壁岩脈,少點體力與經驗也難以應付。由於沒有碼頭,上岸較難,建議應於潮退時前往較安全,並要有資深導遊帶路。
點去:
可自行包船前往,或向本地遊旅行社報團或包團。
查詢:友晟旅遊 http://www.yaushingtravel.com
尖洲也是潛水好地方,從事海洋生物研究的佘國豪表示,由於尖洲海底是海葵棲息地,很容易看見小丑魚,岩層下也容易看見荔枝魚。
點去:
可參加潛水組織不定期在此舉辦的潛水團。
查詢:
潛水歷險會 http://www.divinghk.com/
4.果洲群島 探洞
果洲群島位於香港東部,由南果洲、東果洲、北果洲及一些礁排組成。從高處看像果盤而得名。殖民年代時,有英國海員卻聯想到家鄉的滾球,便改名為Ninepin Group Islands。佘國豪指出,果洲群島海底深約20米,水流及水深有利於軟珊瑚繁殖,他曾此發現中斑擬鱸,數目比其他水域多。由於缺乏水源及欠缺平地,果洲群島無人居住,其中以南果洲面積最大,又稱大洲,梁榮亨認為南果洲洞穴奇景,是東海諸島之冠。
點去:
可自行包船前往,或向本地遊旅行社報團或包團。香港亦有潛水組織,不定期在此舉辦的潛水團。
查詢:
綠恒生態旅遊
http://www.ecotravel.hk
太平洋海洋活動中心
http://www.posc.com.hk
記者:梁慧琳
攝影:梁志永、潘志恆、伍慶泉
編輯:陳漢榮
美術:黃創泰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