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鳳凰數碼電臺決定停播,梁振英政府馬上宣布要「檢討廣播政策」。有論者認為,所謂檢討政策,目的一是暫停新電臺開辦,言路可堵則堵;二是商業電臺明年即須續牌,在「檢討政策」威脅之下,自會約束言論,以求牌照得續。
但當局其實不用「檢討政策」,商業電臺以至香港電臺,今天已很懂得生存之道。就以傍晚的議政節目來說,主持人較為敢言者,相繼被迫去職。商業電臺的李慧玲、黃潔慧,改由黃永接替,議論縱橫,句句軒軒自得,痛詆民主派孜孜不怠;香港電臺的吳志森,改由周浩鼎、戴希立、雷鼎鳴之類中共名士做主持,聽其高論,知言者唯有歎息,好潔者更不能不洗耳。而這兩個所謂議政節目的宣傳金句,也清楚說明其任務。
請先看香港電臺的「自由風」節目口號:「誰要給我枷鎖,我從來不在意。」這無疑是說,言論枷鎖也好,肉體枷鎖也好,大家都應坦然受之。這是國民教育。
商業電臺「人民大道中」節目的口號則是:「人民大道中,言論任我行。」這當然不是說「人民大道,任君放言」。畢竟輿論原來就在黃永腳下。
今天的商業電臺和香港電臺,使我想起《官場現形記》序文:「明達之士,豈故為寒蟬仗馬(無聲而享祿的儀仗之馬)哉?懾之於心,故慎之於口耳。於是官之氣愈張,官之焰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