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聯交所以現金公司不適宜上市為由,遏止內地富豪南下買殼潮,但《上市規則》並未清晰定義何謂現金公司,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炮轟欠缺明確界線予市場跟從,「更可能受勢力或賄賂左右」。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蔡偉榮承認,現時只依賴財務顧問經驗去判斷交易能否通過監管要求,遭阻止只嘆「唔好彩」。
記者:黃翹恩 石永樂
自從去年阿里巴巴透過認購大量高折讓新股及可換股債券而奪得阿里影業(1060)及阿里健康(241)控股權後,不少內地富豪爭相仿效,包括馬化騰聯同「中國梅鐸」黎瑞剛收購美克(953)、鄭建明收購榮暉(990)、李連杰夫婦收購遠東控股(036)。不過交易陸續遭聯交所以「交易後公司將變成現金公司」,未見實質業務維持上市地位為由,叫停交易,其中遠東控股已終止收購。
有業界反指無界線高明
《上市規則》第14.82條訂明上市公司如進行交易後,「全部或大部份」資產為現金或短期證券者,可被定義為「現金資產公司」故不適宜上市,需要停牌,欲復牌者需申請重新上市。「大部份」資產即多少?聯交所解釋評估並非依賴絕對的界線水平,需視乎個別公司實質內容而定,目的為防止個別公司故意避開某一水平或比例。
曾任港交所(388)董事的Webb不同意聯交所「留白」,如主要交易分類百分比有明確數字,炮轟現金公司欠清晰定義,「使決策過程難預料,更可能受勢力或賄賂左右」,訂界線可保決策一視同仁,「而非靠上市委員會的靈光一閃(whims)」。
蔡偉榮亦指現時倚仗財務顧問經驗試水溫,「做重組時行內人都會留意是否現金公司,決定接生意前已要判斷,要建議、提醒個客」。上述三單富豪「刁」被霎時叫停,「比較唔好彩,可能要再諗第二個重組方案」(見另稿)。不過蔡認為「留白」更高明,訂下明確現金佔比界線恐招公司踩界,「咁咪管佢唔到?」
不過蔡氏提醒收購合併屬正常市場操作,否則企業難以單靠自然增長壯大業務,倘收購不成反要重新上市,憂慮削弱本港市場競爭力,「上咗市,買(收購)乜都話我重新上市,咁我咪唔(來港)上市囉,全世界都冇呢啲例」。
Webb倡修改上市規則
Webb倡修改上市規則,合併後淨現金佔淨有形資產50%以上,餘下現金必需分派予股東。若發行新股或可換股債券被行使後,如會觸及50%界線,亦不容許,即視所有股本為現金,「防止公司在市場囤積現金,或發行大折讓新股,攤薄現有股權」,獨立股東可在周年股東會投票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