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滙P2P公司兌換收費平近半

外滙P2P公司
兌換收費平近半

【低價搶客】
銀行外滙業務亦有P2P(個人對個人)模式,不經銀行及兌換店,大幅減低買賣差價。曾於倫敦高盛對沖基金部任職的利卡度(Riccardo Capelvenere),深明銀行外滙買賣差價食水深,首創外滙P2P公司Currenxie,兌換收費最多平近一半。
銀行從事兌換業務通常有買入價(buy)及賣出價(sell),例如滙豐銀行每美元現鈔賣7.81港元,向客戶購入美元卻僅付7.69港元,中間差價(spread)達0.12元,只要不停有買賣,幾乎保證穩賺。

無買賣價 只設中間價

利卡度在高盛工作時深明此道理,「銀行畀好似長和(001)呢啲大公司靚滙價,中小企啲買賣差價就離晒譜」。他雖然是意大利人,但生於斯長於斯,家族亦於本港從事出口酒業逾40年,深明中小企滙兌開支大。
其創立的外滙買賣模式,不設買入價、賣出價,只提供中間價,最低交易額為1萬美元。企業可在其P2P平台上以中間價交易美元及港元,由於Currenxie僅需協助買方賣方配對,不用坐任何盤,亦不用進行對沖,故手續費可低至3點子(即0.03%)。
若果未能成功配對,Currenxie將會自動成為交易對手,「手續會貴番少少,相當於10點子至15點子,但比銀行仲係平」。Currenxie現時98%交易T+0交收,若頭寸不足則延至翌日。
現時該平台參與者僅為20間中小企,包括資產管理及上市企業,目前主力做中小企。現時該公司每月外滙成交量達5,000萬元,故利卡度即可向銀行間市場以批發價拎到平錢,加上以網絡形式運作,成本較銀行低,但若果未來規模漸壯大,始終要與銀行合作,提供營運資金。
現時P2P僅接受美元港元兌換,6個月後將會開拓人民幣(CNH),他提到銀行滙款手續費約150元,其在多國擁資金頭寸優勢下,費用平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