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訊鎖定15部門團體庭上首披露 三間三判涉鉛災

聆訊鎖定15部門團體
庭上首披露 三間三判涉鉛災

【公審鉛凶】
【本報訊】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昨日進行初步聆訊,代表委員會的資深大律師石永泰表示,已將15個部門或團體納入聆訊調查範圍,包括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房局局長張炳良及水務署署長林天星等,料有機會出庭作供。庭上亦首度披露再多3間從未曝光的三判水喉工程公司涉案,定於下月2日進行正式聆訊。
記者:鍾雅宜、袁柏恩、梁御和

特首梁振英於今年8月宣佈成立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委任高院原訟法庭法官陳慶偉及前廉政專員黎年擔任主席和委員,昨在舊終審法院進行初步聆訊,涉事部門和承建商均派律師代表到場,包括分別代表房委會和水務署的資深大律師何沛謙和王鳴峰。
陳慶偉公佈委員三大職權,包括確定公屋食水含鉛量超標原因、檢討本港食水監察制度和制訂建議,但政府早前表明委員會無權力裁定某人是否須負刑事或民事責任,正式聆訊將在下月2日至12月18日,明年1月4日再續。

資深大律師李柱銘昨到庭為3名鉛水邨居民申請加入聆訊。

張炳良或被傳召作供

資深大律師石永泰指委員會屬偵查式聆訊,或會對某人或機構作批評或長遠建議,強調不會護短,「唔會話鉛水冇毒可延年益壽,亦唔會為鬧而鬧,維護嘅都係公眾利益」。他在開案陳詞披露,已向15個與委員會相關的個人及團體發信及索取書面供詞,包括房委會主席張炳良、房委會公屋食水質量控制問題檢討委員會主席張達棠、水務署署長林天星及水務署副署長等,他們亦可能被傳召作供。
涉案的還包括4間涉及11個鉛水屋邨的承建商中國建築、保華、瑞安和有利;3間水喉分判商金日工程、何標記和明合,及3名涉事持牌水喉匠林德深、張達欽和伍克明。石永泰更首度披露尚有3間俗稱三判的水喉工程公司涉案,但3公司均無派人出席聆訊,委員會亦已邀請3名本港及海外專家證人協助調查。

首曝光的3間三判公司分別為恆利工程公司、永興水喉渠務工程公司及森記水喉渠務有限公司。恆利及森記東主分別為蕭健煌與李鉅森,與涉及牛下邨和石硤尾邨等6個鉛水屋邨的有利及旗下的明合曾一同捲入民事法律訴訟。明合分別在2009年及2013年入稟向李鉅森追討最少350萬元欠款;恆利東主蕭健煌、明合及有利,去年中亦一同被工人入稟追討僱員補償。永興東主是莫海光。水務署持牌水喉匠名冊無上述三間公司的東主名稱。明合及何標記等水喉分判商,曾向房委會的鉛水小組承認有時因趕工,部份工程會再外判予三判,但未透露具體公司名稱及哪一部份由三判進行,但其中一間公司有類似「恆利」的名字。
記者昨晚到訪有關公司負責人的住址,恆利東主蕭健煌承認曾承接有利及明合的公屋工程,指「好耐之前」的事,聲稱已忘記是哪條屋邨,現亦無再承接公屋工程,他指自己是一人公司,對於被委員會傳召及要求提供證供,他稱無回應,其餘兩公司東主單位均無人應門。

三判公司恆利東主蕭健煌昨稱曾承接有利及明合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