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珀對華重經貿輕政治三大黨怕犯錯避談中國議題

哈珀對華重經貿輕政治
三大黨怕犯錯避談中國議題

【加拿大選戰】

加拿大今日舉行大選,最新民調顯示,沒有一個政黨可取得國會眾議院大多數議席。經濟是今次大選其中一個重要議題,但正當歐美多國爭相深化對華關係爭生意,中國議題在今次選舉不只未有像在美國大選中顯著,而是接近完全失蹤,專家認為與各大黨各有盤算、加國華人參政不夠積極有關。

屬保守黨的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上台九年以來,對華關係政治冷、經濟暖。在加拿大求學和工作多年的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主任盧兆興,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哈珀對華政策是出於保守的意識形態,重商輕政治,重人權只是表面講,對香港民主發展問題就沒有積極發聲;此外,政府智囊中國通出現真空,以及保守黨淡化多元文化主義,忽視華人對加國海外機遇的潛在貢獻,亦妨礙對華全面深化關係。

加拿大今日大選,總理哈珀爭取第三度連任,前日在魁北克省拉票集會演說。路透社

杜魯多人氣盛,總是被粉絲包圍、要求合照。美聯社

哈珀一家四口出動,齊齊為哈珀拉票。美聯社

唐民凱(揮手者)前日到新民主黨根據地卑詩省箍票。美聯社

兩國經貿關係「停滯不前」

盧兆興指就算在經貿方面,加中關係「表面穩步前進,其實停滯不前」,哈珀政府2012年批准中海油收購油氣公司尼克森(Nexen)後,就表明下不為例。他認為保守黨重商之餘較多考慮國家安全,擔心中國投資影響國安利益和讓中方耳目甚至間諜流入。
由加拿大回流香港的移民二代時事評論員李家豪,指中海油收購尼克森後,不久就將當地負責人換上中國人,加上尼克森7月艾伯塔省漏油事件,都令不少主流加人對加強中國經貿關係抱戒心。
加大選前經濟陷技術性衰退,外界認為與中國油氣需求放緩有關。不過加中關係應如何發展,不單三大黨政綱沒有對華政策章節,在辯論亦只就貿易問題提及中國一兩次。李家豪指選民失去一次討論對華國家利益、核心價值和國際格局的機會,「好令人困惑」。
他認為,由於競選初期支持率接近,三黨都以少犯錯為上,各有理由少提中國:保守黨只在官網發表中文文章,強調該黨一直對華人好,明顯是不想得失對華強硬的死硬派核心票源;自由黨中人有批評哈珀令該黨主政時的加中密切關係倒退,但多名自由黨候選人被指與中共關係密切,也是少提中國為妙;新民主黨方面有多名議員每年都參加多倫多的悼念六四集會,但該黨一直被質疑搞經貿不行,也避提中國免遭攻擊。
盧兆興則指,加拿大自1980年代雖經歷港、台和內地三波移民潮,但華人參政風氣始終跟140萬人數不成正比,在三大黨內影響力不夠,亦沒有有力的壓力團體可影響對華政策。

自由黨上台會加強關係

兩人都認為哈珀如連任,會繼續既有對華政策,如自由黨上台會加強對華關係,新民主黨唐民凱(Thomas Mulcair)則無明確對華政策。李家豪指自由黨人有提上台後對華每年甚至每季定期就國防和其他方面交流會晤,黨魁杜魯多(Justin Trudeau)雖缺往績可尋,但他身為對華建交前總理老杜魯多(Pierre Trudeau)兒子,起碼會出席京奧之類場合給臉子中國。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前天綜合各民調,自由黨支持率36.4%,領先保守黨的31.3%,新民主黨在偏左選民集中票源支持自由黨下跌至22.5%,自由黨預測可奪眾議院140席,但離多數尚差30席。加國各時區今將投票至本港時間明晨7時至10時,之後公佈票站調查和初步點票結果。
《蘋果》記者

6年前偕妻訪華踏長城的哈珀,對中國立場一向只側重加中經貿。

哈珀任內加中關係大事表

01/2006 保守黨大選後組少數政府上台,哈珀出任總理
11/2006 哈珀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越南𥧌會前公開批評中國人權,遭中方取消中加首腦正式會談
10/2007 哈珀在國會的總理辦公室接見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成首位在聯邦大樓見達賴的加拿大總理
04/2008 哈珀宣佈不出席北京奧運開幕,並呼籲中國政府尊重人權
12/2009 哈珀首次訪華,雙方同意深化經貿合作,尤其在能源和天然資源方面
06/2010 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加,宣佈將在加設立中國文化中心,但多倫多去年決定不與中國合作開設孔子學院
02/2012 哈珀第二次訪華,宣佈完成《海外投資促進及保護協定》(FIPA)實質談判
12/2012 哈珀政府批准中海油收購油氣公司尼克森(Nexen),但表明今後不容海外國企擴大控制加國油砂資源開發
11/2014 哈珀第三次訪華,與中方同意在加拿大建立北美首個離岸人民幣中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