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
正當監管機構研加強監管創板「啤殼」之際,原來聯交所已出手嚴打一班內地富豪來港買主板殼。過去半年,騰訊(700)主席馬化騰、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好友耿志遠關係密切的鄭建明,以及明星李連杰先後在港買殼,都不約而同地被聯交所叫停,原因是交易後將變成現金公司。投行人士直言,聯交所明顯想以「現金公司」為武器遏止買賣殼,而近日買殼活動確有收斂。
記者:石永樂 黃翹恩
與一般認購股份達30%而觸動全購界線不同,監管機構一般會豁免現金認購新股的投資者提全購,因此新買家即使斥巨資購入公司,資金仍然保留在上市公司,基本上新主以「零成本」易手。自從去年阿里巴巴透過認購大量高折讓新股及可換股債券(CB)而奪得阿里影業(1060)及阿里健康(241)控股權後,不少內地富豪爭相仿效,包括馬化騰聯同「中國梅鐸」黎瑞剛收購美克(953)、鄭建明收購榮暉(990)、李連杰夫婦收購遠東控股(036)。
遠控煞停 美克研其他方案
然而,有個別公司「急不及待」出售舊業務,為注入新業務部署,擺明避開「重新上市」的高規格審批,似乎已觸動交易所的神經(現金公司被視為不適宜上市)。結果聯交所以交易後上市公司將成為現金公司為由,叫停上述三宗交易,遠東控股索性終止交易,其他兩公司則正研究其他方案。
《上市規則》第14.82條定義現金公司為全部或大部份資產屬於現金,一般而言指約90%。聯交所回覆本報,指評估並非依賴絕對的界線水平,需視乎個別公司的實質內容。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解釋,除非聯交所有理由相信公司「坐錢」超越營運或近期投資所需,否則不能定義其為現金公司。
證券界:或醞釀修例遏止
以終止交易的遠東控股為例,梁定邦相信認購後「堆積如山的現金定必已淹沒非現金資產」,而遠東控股明顯未能提出具說服力的商業計劃滿足聯交所上市科,故交易遭煞停。
資深投行人士溫天納表示,半年前交易所對現金公司的定義無「揸得咁死」,但近半年看得比較緊,「現金公司」遂成為可用的武器,相信未來大折讓賣殼這招應較難行,買賣殼活動亦稍為緩和。他料當局不排除醞釀修例遏止殼股交易,籲將「條文寫得清晰啲」,讓市場適應。
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認為聯交所出手,是為遏止投資者利用以現金認購新股再注入業務,以避開新上市審批的漏洞,「目前睇唔到聯交所有殺錯良民」,倘釐清條例「即係話畀人知點去走法律罅」。
何謂現金資產公司?
【話你知】
聯交所定義現金資產公司(Cash companies) 的全部或大部份資產為現金或少於1年的債券或票據。簡言之,即一間欠主營業務,僅以現金流支撐的公司。若交易後成為現金公司,聯交所可要求公司停牌。12個月內欲復牌者,需證明有適合維持上市地位的實質業務,但申請將被視作重新上市。
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解釋,公司「坐錢」應只求滿足流動性及可預見的投資需要。無主營業務者即沒有利用現金,公司應回購股份或派特別息「回水」。
靠大量認購新股或可換股債券(CB)攤薄現有股權,倘交易觸及證監會《收購、合併及回購守則》中購股達30%需提全購界線,新主需得到獨立股東表決贊成,才能獲得證監會授出清洗豁免。梁定邦解釋,獨立股東有權反對交易;贊成即接受股權被攤薄,證監會不應該制止交易。如認為潛在新主與某些股東有潛在關連,大可收緊現時只需「簡單大多數」(Bare majority)股東贊成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