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籽:男女之間】
中環蘭桂坊貴為香港夜蒲聖地,NBA傳奇米高佐敦訪港都要抽時間去玩吓。但隨着Beijing Club結業,港仔港女都慨嘆這些「公開地借啲易」親近異性的機會正在不斷磨蝕。「夜蒲文化不會死!」任職調酒師的熊安淇(阿淇)和打碟DJ的Zwing在夜場工作多年,悟出不斷改朝換代夜蒲道理,「夜場執笠又有乜好驚喎!」一於以圈內人身份說說如何酒照飲舞照跳!
女DJ冷眼看百態 扮醉女主動索濕吻
夜蒲女——
DJ Zwing、23歲(DJ年資:3年)
夜場少不了音樂,DJ更是音樂的靈魂,用手一捽便能帶動在場人士的情緒。由未成年就偷偷入場蒲的DJ Zwing,玩到後來決定入行打碟,全因覺得夜場音樂很有威力,「三年前認識了DJ界紅人DJ Galaxy,發覺打碟很有趣,便膽粗粗請他教我,慢慢開始有show接,便入行了。」DJ站在台上打碟,雖然四周黑漆漆,但高高在上的她還是看到全場人的一舉一動,跟往日畀錢入場蒲當然有很大分別,DJ Zwing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看到兩個女士扮醉向一班男士逐個索吻,最後與每個人都濕吻一輪。
DJ像是型人職業,當女DJ給人感覺就更cool,「工作時多數會穿crop top配熱褲,因為方便自己也跟隨音樂舞動,與台下客人互動,感覺也較活潑。打碟時的性感衣着令夜蒲男着迷,所以女DJ面對狂風浪蝶也有一套方法,「工作時也曾遇過有人叫我教打碟借故親近,但我只會給他們派卡片,說想學可以聯絡我公司。」
明知故問最冇癮
躋身DJ行列後DJ Zwing閒時仍愛與朋友到夜場玩,一般會穿有pattern的貼身上衣,因為夜場太黑,特別圖案的衣飾容易讓人記住,另外短裙配高跟ankle boots好看得來又企得穩,「去玩最緊要舒服,勉強着五吋高跟鞋,行到好似蛤蚧咁,都唔會吸引啦!」
要吸引異性,除了外形,搭訕也有學問。最常用的明知故問式開場白原來最不受歡迎,「最討厭別人明知你有朋友在旁,仍問你是否和朋友一起來玩。」而最自然的開場白是邀請對方加入自己的朋友圈一起玩,讓對方覺得你有誠意想加深認識。作為夜蒲熱血分子,DJ Zwing還是不忘提醒女生要安全至上,「女生夜蒲最少要兩個女仔同行,有個伴可互相提醒,大班人一齊玩當然是最好啦。去識男仔又係蒲,一大班朋友去聽歌飲酒放鬆跳舞也是蒲,怎樣玩全是心態主導。」
點香檳女生最受落 賤男加料酒保在後
夜蒲男——
熊安淇 Fovea餐廳副經理、30歲(調酒年資:6年)
2009年入行的阿淇本來做金融經紀,雷曼事件後,聲稱不想再害人便決定轉行,因為喜歡飲酒,在朋友酒吧流連得多,得朋友邀請在店內工作幫手,邊學邊做便慢慢成為調酒師,並成為副經理。「以前來飲酒的人較愛cocktail,我可以調不同飲品滿足客人;現在在夜場問人拿酒單根本『嘥氣』,因為他們只賣香檳和spirit。」夜場賣利潤高的酒,令客人選擇減少,也改變客人的交流方式。「以前男仔想識女仔,請她們飲酒時會問她們想飲甚麼,現在只會說『請你飲杯酒』,然後自己叫兩杯香檳,少了點gentleman的風度。當然你點香檳女仔通常都OK,因為夠貴!阿淇直言現在男女交流變得唔怕醜和隨意,以往要諗開場白,現在直接走近對方,過一會就好像有藍牙接收了訊號,好自然地聊起來,像好友般一起飲酒,飲完又好自然地兩個一起走。「咁咪變得好現實囉,冇咗以前猜猜度度嗰種flirt的趣味。」
唔開心嚟開心走
見盡夜場百態,自然察覺不少賤男令人鄙視的行徑,「他們會叫我為女生調酒,但加重份量,通常我會將加重份量的酒加入該男生的飲品中,然後再跟那女仔說小心點。」調酒師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模樣,酒可以飲先,女仔都應該可以識先吧?「這是世人一廂情願的想法,其實女生都不會主動跟調酒師聊天,除了她們想你請飲酒的時候。」說時帶點悲哀,但阿淇還是享受為客人調出不同的飲品,借酒精舒解客人苦悶,「看他們開心來開心走,甚至唔開心來開心走其實很滿足;喜歡這個工作環境夠輕鬆、自主度高,畀我揀在酒店還是夜場工作?我還是會揀夜場。」
夜蒲Q&A
K=熊安淇
Z=DJ Zwing
1.
結識異性時最爛的開場白是甚麼?
K:
最怕男仔講「Hi!自己一個呀?」,最怕女仔問我「你成日嚟㗎?」係呀,我喺度做㗎……其實最好say完hi就直接問對方叫乜名,或者講下酒,我係調酒師,講酒最在行。
Z:
明知你有朋友在旁,仍問你是否和朋友一齊來,或者明明是任飲場合,卻問你想喝甚麼。
2.
最驚見到異性着乜?
K:
穿涼鞋着襪!同埋唔好太暴露,穿太少好露骨。
Z:
千萬不要整套西裝上陣,太formal,被人誤認是夜場的經理跟你叫酒就不太好。
3.
見到有興趣的對象,會有何行動?
K:
乜都唔做!越有興趣越不會表示!
Z:
用目光去暗示,或者請身邊朋友上前搭訕,自己在隔籬扮含蓄。
蒲友談開場白
場地及首飾提供:WHY CLUB(尖沙嘴棉登徑8號地庫)、FOVEA(中環德己立街32號加州大廈1樓)、DearBell(上環永吉街永吉利商業大廈2樓28室)
記者:容慧心、陳倢
攝影:潘志恆、陳永威、許先煜
編輯:黃仲兒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