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過去一直是亞洲經濟的增長龍頭,但今年來印度的表現更令人眼前一亮。印度首季經濟增長超越了中國,第二季兩者則表現相若。雖然近月市場非常關注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但印度經濟的長線增長潛力值得憧憬,而且印度的經濟結構遠較中國簡單。
某程度來看,中國經濟放慢反而間接令印度得益。正當市場對中國經濟放慢的憂慮擴散之際,我們看到商品價格全面下跌,油價亦進一步下挫。由於印度是商品淨進口國,商品跌價對當地經濟來說有重大好處,這點與其他倚靠出口為主的新興市場剛好相反。自新政府上場以來,印度便致力推動各種改革方案,經常賬赤字亦逐步改善,經濟重上軌道。若儲局決定於12月加息,相信印度與其他新興國家的分歧將會擴大。
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機會很微,然而當地經濟的複雜程度遠超印度。首先,中國經濟發展的進度較印度走得更前,所以中國要將每年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穩定水平的難度亦更大。現時中國經濟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未來數年,逐步將經濟增長動力由投資主導,轉型為消費主導,同時間穩定經濟增長速度,這並不容易。按照目前情況,中國經濟已開始回穩,而儲局押後加息的決定,也間接令新興市場鬆了一口氣。
我們認為新興市場的最壞時刻已經過去,股市的估值呈現吸引力,採取主動型投資策略可以把握這個機會揀選優質股份。印度經歷過去數年的低潮後,隨着新政府上場,經濟亦逐漸恢復元氣。如果投資者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可以考慮已走出困局,且經濟正在穩步上揚的印度,而印度具有潛力跑贏其他新興市場。
富達只就產品及服務提供資料。有意投資者應就個別投資項目的適合程度或其他因素尋求獨立的意見。投資涉及風險。本資料僅包含一般資料,並非認購基金股份的邀約,亦不應被視為建議購買或沽售任何金融工具。本資料所載資料只在資料刊發時方為準確。觀點及預測或會更改而不需另作通知。本資料所載的證券(如有)僅供資料用途,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被視建議買入或賣出有關證券。本資料由富達基金 (香港) 有限公司發行,並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
富達國際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