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動物】與任性重逢 - 柳俊江

【反智動物】與任性重逢 - 柳俊江

記得小學一年級,老師第一次給我們「作文」的作業,題目是《雞蛋》,關於創作,這是我的一個「Core memory」。我寫了一個雞蛋,離開一個膠袋的冒險,這個雞蛋與別不同,他不願做一隻太陽蛋或荷包蛋,決心要遠走高飛。那可是老師點名朗讀的貼堂作,可惜諷刺的是,往後的二十年,我口裏說不,身體一直很誠實地呆在膠袋裏,乖乖地循規蹈矩。對於夢想,對於創作,偶爾談談,只是開口發白日夢。
直至離開電視台,多得《蘋果》的邀請,我重新拾起寫作的熱情,慢慢喚醒那個小學一年級後失了蹤的柳俊江。專欄的嘗試,由傳媒事政治事,延伸到情感散文,書寫故事;再在網絡上,其他的媒介延展,我又涉足了影像創作,前年拍了第一個職業廣告,一個又一個作品,不經不覺已經拍了十幾個,甚至成為了主要業務。
投入了廣告創作,如魚得水,我不敢說我拍得出很好的作品,但中年轉換跑道,又能把喜歡的創作事業變成職業,難能可貴。不過,拍廣告是很殘酷的一件事,最好當然是導演的創作,但拿揑不好,就變成客戶創作。不倫不類的作品也不是沒有,拍出來羞於公諸於世,播了也冷處理了,成為心裏面一條一條刺。到了今時今日,為了餬口,為了家人,創作有時又變成了服務,變得不似創作了。
寫稿之時心情緊張,因為之後兩天要迎來首個自編自導自演的拍攝項目。廣告不是拍了十多條嗎?怎麼又緊張起來了?坦白說每次都緊張,怕未能達到客戶要求。但今次特別緊張,因為自己的期望更大。雖然這是一條商業短片,但劇本我一早寫下,是心底的一個重要故事,暫名為《Never Too Late》,也是我這個十年的寫照。因此,我決定不惜一切要做到最好,任性地找了很好的攝影團隊,很好的器材,用很高的規格去拍攝,未完成已經知道拍攝要超支,要自淘腰包補貼。
拍一個超支的廣告短片,坦白說不是因為客戶,而是為了滿足那個久別重逢的自己,那個極度任性,熱愛創作的自己。幸運地找到對的製作團隊,諒解這個儍雞蛋,勇敢地參與這次冒險。希望各位讀者賜我力量,拍出一條好片﹗

Profile:柳俊江

前新聞記者,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email protected]

編輯:李寶筠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