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籽:馬路起義】
電驅方程式(Formula E)明年首度在港舉行分站賽事,將會像澳門及新加坡般封街作賽,背景更是美麗的中環海濱及維港景色。可惜資深F1評述員米高(Michael Shum)卻毫不興奮,更向記者大數電驅方程式的不足,「冇engine聲冇氣喉聲,刺激唔到腎上腺,萬三蚊張飛?五百蚊都嫌貴啦!」
上年香港臨門「撻Q」,今年卒之成功申辦Formula E分站賽事,明年10月佔中飛越龍和道,還有維港美景與摩天輪陪襯,全城雀躍,特首也在上周發佈會中亮相力撐。不過著名車評人Michael Shum,偏偏在其facebook上,向推手之一的香港汽車會及梁特潑了一盆冷水,「純電推動方程式賽車,睇落好高科技,但睇咗第一屆之後,已經知道唔可能同傳統一級方程式媲美,冇引擎聲冇氣喉聲,只有電摩打運轉嘅高頻聲,完全刺激唔到觀眾嘅腎上腺。當然,喺環保角度係值得嘉許嘅,但票價咁貴,都係為求刺激,睇佢哋靜靜咁跑,萬三蚊一張VIP門票,價值喺邊?」記者曾跟汽車品牌Infiniti到英國銀石賽車場看F1,直路加速衝刺時真的嘈到拆天,不戴耳塞的話耳仔會隱隱作痛,加上難聞的廢氣、電油味、燒胎味,不過身體受罪,大腦卻很享受這股刺激快感。
按大會資料,賽道路線圖也有了,在中環摩天輪附近跑,全長約兩公里,衝刺加速主要在龍和道一段。我們索性實地視察,正常地試走一圈。「Formula E賽事大多數喺鬧市舉行,因為電池先天續航力嘅關係,唔會有太長嘅直路加速,因為會加劇電力消耗,所以會鬥彎為主。但睇番由IFC Apple Store開始,雙線行車路面都幾窄,跟住已經係迴旋處同摩天輪對開嘅180°調頭彎,加上圍欄等嘅改建,路面將會更窄,基本上係玩「拉龍」,好難爬頭超車。喺龍和道大概半公里多啲嘅直路加速,算係最刺激㗎啦,但咁短嘅路,真係好懷疑有冇可能好似大會講咁極速有225km/h,我估計大概只係去到180km/h。」
「間場要鬥人力車?」
其實萬事起頭難,尤其少做少錯的特區政府,能有國際級賽事已難能可貴,最重要是帶動氣氛、把香港推廣到世界各地。「這是我另一個擔心嘅地方。賽事嗰數天嘅program到底點安排?真正嘅一級方程式,喺排位賽或者休息嗰陣,會加插其他同樣刺激嘅賽事,例如GT房車賽同電單車賽等等。香港呢?嗰條路可以鬥乜車?如果鬥電油車嘅話,嗰啲引擎聲同電油味,更加吸引到觀眾,搞到電驅方程式變得更淡而無味。要靜要環保嘅話,係咪要鬥單車同人力車?定係加插波子、林寶堅尼嘅炫富巡遊?飲飲食食唱歌之類嘅嘉年華環節,只係輔助節目,核心價值仲是賽車。咪話萬三蚊一張門票,就算最平嘅五百蚊飛,我都嫌貴!」
別以為Michael Shum只是「百彈齋主」,其實他只是愛之深、責之切,十分希望香港能推動真正的賽車運動。「香港係一級城市,要搞當然揀啲一級方程式賽事。除咗世界盃,F1係全球最多觀眾嘅運動,而且賽事比四年一度嘅世界盃更緊密,嗰啲富貴級觀眾,是會一團一團咁去勻每個分站,唔單止帶動到當地經濟,仲可以大幅提高國際間嘅知名度,你看看新加坡幾成功就知。香港大費周章搞Formula E,又冇其他電油車賽事嘅話,中港澳車手點參加?只能夠繼續喺外地鬥車?咁樣係可悲嘅一件事。」距離正式賽事足足還有一年,希望大會好好考慮Michael Shum的憂慮,從善如流吧。
記者:徐影龍
攝影:黃子偉
部份圖片來自FIA國際汽車聯合會官網
編輯:陳國棟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