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2015】
【本報訊】2015區議會選舉為佔領運動後首場全港性選舉,傘兵空降令選區選情變得複雜,即使是單議席單票制區選,都不再是傳統泛民與建制的兩陣對壘。建制派未選已先囊括62個自動當選議席,泛民、傘兵及獨立候選人要在343個選區挑戰建制派壟斷,但多個選區同時出現泛民、傘兵或獨立候選人互相𠝹票情況,要扭轉建制派操控18區區議會局面勢更艱難。
記者:林偉聰
爭奪431個民選議席的943名候選人大概可分成泛民、建制、傘兵、及獨立四大陣營,當中以建制派陣容最龐大,共474人出選421個選區,即97.6%的選區都有建制派出選;其次是泛民,有235人在230個選區參選,只覆蓋53.3%選區。空降的傘兵數目較預期少,有43人在43區分途出擊;不屬上述分類的獨立候選人共191人在155區參選。
祥華 青發 四陣營混戰
將四大陣營出選情況合併比較,可大概得出今屆區選對陣形勢。在一定程度協調下,出現四方混戰的選區有北區祥華及葵青區青發兩區。最常見的對陣依然是泛民建制對撼,在160區上演;其次是獨立候選人挑戰建制派,涉82區。
傘兵空降落點全部都有建制或泛民對手,當中30區單挑建制,有6區與泛民撞區,這些選區的現任議員均為建制派,以觀塘秀茂坪南為例,建制派上屆以超過六成票當選,傘兵與泛民撞區下要反勝建制將更困難。
今屆另一焦點是委任議席取消,66位現任委任議員欲連任就必須落場,最終參選僅13人,包括中西區主席葉永成、劉皇發女婿余漢坤等,佔全體委任議員不足兩成;部份資深委任議員包括油尖旺高寶齡、九龍城王惠貞、灣仔區主席孫啟昌都未有參選。較特別的是元朗區出現內訌,新民黨王威信和經民聯莊健成同時爭奪新增的元龍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