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你!」Tommy感激地說:「我今天才可繼續活着。」
他仍活着當然是真的,也實在來得不易。三年多前肺癌復發,發現時已有心胞膜轉移引致嚴重積水並心壓倍增,若不及時救治便有即時生命危險,這關他大步走過了,隨之而來是一次又一次的化療,千辛萬苦病情總算穩定下來,豈不知一年過去又要面對嚴重腦部轉移,數十粒轉移像雪花般飄散大腦影響了記憶力和思想能力,全腦放療是唯一救治方法,雖則治療有效,但其腦力也未能回復完全正常,日常生活尚算勉強,自我照顧能力卻大打折扣。
活着是真的,好好地活着卻是個大疑問。故當Tommy跟醫生說:「全靠你。」心裏不禁默默回應:「是真的嗎?是全因醫生嗎?」
當醫生並非難事,有心有力便可。當然要「有力」也需漫長日子,擁有醫治能力要付上時間代價,五年醫學院、一年實習再加六年專科訓練,但老實說,智商不需太高,只需努力便可(自己便是例子)。「有心」卻並非源自訓練,進醫學院是怎樣的人離開時也相差不遠,故此世上有各類的有心有力醫生,一心幫人的很多,商業味較濃的也不少,兩者俱備的也有。但無論如何,只要是有牌照的腫瘤醫生也當應可以給Tommy治病,心胞膜積水便即時插導管引流,遇上腦轉移時便安排放療,這些治療手段說難不難說易不易,訓練了十二年總可應付得來,故此當Tommy把醫生當恩人看待,實感汗顏。
Tommy仍活着並且活得好,實並非靠醫生,而是靠他太太和一雙兒女。
當肺癌細胞散滿大腦,Tommy的記憶力嚴重衰退,就如腦退化症病人一般,他做過的事記不起,說過的話也記不起,曾經在一個月內給家傭四次發薪,也曾吃過晚飯後記不起便要求家人再次開飯,故此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要有家人守候身邊防止他做儍事。陪着他算是易事,因腫瘤亦影響情緒控制,一時三刻遇上不如意事情他便會大發脾氣,指着家人無理謾罵一番,陪着他如伴着計時炸彈。
惟愛他的家人對他不離不棄,生活上安排得無微不至,一天的起居飲食由太太細心安排,以往不用工作的太太當起貼身看護,正在念中學的兒女也為爸爸而改變念書計劃,目的就是讓仍然活着的Tommy繼續活得好。
故此,Tommy活得好不靠醫生,而是全因有愛他的家人。
推闊來想,其實每個人要活得好都靠愛他(或她)的人或家人,實在很容易便忽略了愛自己的人,因這份愛來得容易。母親會對兒女說:「記住飲埋碗湯。」兒女很可能感到很不耐煩,在正常生活中,愛的表示不會被欣賞。但當兒女病倒家中,母親為他煲一碗愛心雞湯,這時心裏才會感激欣賞。
要活得好便要懂得欣賞愛,不要等到大病臨頭才存着感激去喝媽媽的湯,也不要在分離時才好好享受跟兒女的擁抱,更不要在面對死亡時才跟太太說一句「我愛你」,要讓早已存在的愛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每天接受着回應着,生活自然會好過些。
不論是病人還是仍健康的人,要活得好不單靠醫生,更要靠懂得去愛與被愛。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
莫樹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