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社漫起義 打油詩抗天命

【專題籽】社漫起義 打油詩抗天命

【專題籽:人言無畏】
哲學權威李天命,思方天人學究勁。

平素生活如水靜,懶理世道妖魔盛。

打油詩作曝諂佞,小學雞式市井詠。

輕蔑文敏推論傾,再批敬恩大話精。

習總統治百業興,敬共言論粉絲驚。

網民詩興忽馳騁,面書反擊正視聽。

畫家Kit Man尤響應,共剷天命議時政。

才思敏捷杜甫慰,心繫家國有後繼。

國教驚覺港權柄,小圈子無認可性。

近半心力道世情,雨傘期間資糧罄。

寫字警世使人敬,那管努力無憑證。

入秋,Kit Man背心拖鞋受訪,通常受訪者都會拉拉衣角照過鏡子才上鏡,他卻隨意得很。「廢」是他的口頭禪,自覺廢,皆因「不務正業」。設計是他的本業,設計手機app、寫毛筆字、互動藝術裝置,瓣瓣掂,偏家貧。雨傘期間,他特別活躍,銀行戶口結餘低至兩位數字,聞者傷心。如今情況好一點,「一日裏面,我拿半日時間做維持生計的東西,另外四成時間,做不務正業的東西。」

設計師Kit Man(文啟傑)在facebook發起「同李天命瘋狂打油詩大戰」活動,諷刺哲學家李天命寫打油詩指控馮敬恩是「大話精」。Kit Man作品之一是:「大師投共折墮時/天命出動打油詩/子矛子盾睇真啲/思方智劍俱往矣」。

Kit Man謙說自己寫得不好,小時候曾被媽媽罵字體醜陋,要多加練習。

Kit Man是港大校友,關注副校長任命事件,他以巨人漫畫比喻校委會干預學術自主。

有漫畫根底的Kit Man,稱自己的書法為「畫字」,字體線條似圖畫。

發起網上活動 剿哲學大師

四成時間,足以跟車很貼。哲學大師李天命寫打油詩,小學雞式揶揄「馮敬恩,無句真。大話精,說摘星。人無信,不可信。凡交往,必騙盡。」Kit Man旋即在facebook開帖「同李天命瘋狂打油詩大戰」,連tags都精采──#折墮大師。他用半炷香時間,就創作了「李天命,自覺勁。離地×(手字部加個「然」呀!),批評狠。讀哲學,卻墮落。零邏輯,見者泣。」社會寫實題材,我總覺得有點師承杜甫詩的況味,如此佳作,居然要抹去最精采的粗口字眼,好驚今晚杜甫報夢譴責。港人詩興一發不可收拾,精采作品俯拾皆是,sor9y,報紙不能轉載粗口啊,九成作品都失卻精粹,只好節錄半首吧:「陳文敏……靚仔,李×命……肉酸。」一語中的。
嬉笑怒罵的活動,臥虎藏龍,有高手轉貼《李天命詩集——寒武紀》收錄的詩作《零》:「昨日之日追逐一個名/今日之日擁抱一襲影/明日之日忽見一拱墓/永恒之日奪得一隻零」。讀完之後,除發現李天命比阿源更早悟出「我覺得自己是零」外,更慨嘆他「今日的我做低昨日的我」。堂堂哲學大師,歸隱多年,竟爆出一句「我不親共,但頗敬共」,晚節不保,連Kit Man也詫異:「覺得共產黨幾好,這些東西都能說出口的?是不是有假貨冒名做這件事?還是他的思方智劍已經鈍了?如此簡單易作的押韻句,小時候看《歡樂今宵》,盧海鵬都一大堆啦,實在不配合他哲學大師的身份。」
香港魑魅魍魎橫行,始於血色政權滲入。看過強國軍演都估計到,硬碰有何下場,軟攻是唯一可做的事。設計界本應最多計謀,但Kit Man卻不見太多人出聲,「你見十八個專業團體裏面,每個團體都有人發聲,但不見有做設計的。」他是奇葩,古靈精怪想法,不計成本付諸實行,年初參加「廢柴機械人大戰」,製作了一個「反枱機械人」。他說機械人似自己,火山形,線條粗糙,生氣嘴臉,頭上會冒煙。那冒煙裝置原來是女生愛用的加濕器,笑死。投資至少$1,500,以為能與機械人共剷對手,怎料車牌是「D7689」的反枱機械人,雙手只能翻起畫上五顆紅星的透明小桌,如臨大敵,反而被剷。Kit Man總結:「好廢。」

這是Kit Man「廢柴機械人大戰」的參賽作品反枱機械人,車牌「D7689」,只能反畫有五粒紅星的枱,很廢。

自嘲字體不好 棄「菊花」寫黑警

物件主人自嘲廢,連別人欣賞的毛筆字,Kit Man也自覺寫得不好。從前,他用漫畫表達對社會議題的意見,受面書專頁「賣字」的字體啟發後,轉用毛筆字,節省草稿時間,多務「正業」。「但我不是抄賣字,他們的字體美麗很多,我的風格狂野點。」狂野不等於隨意,請他寫字敬贈消防員,「菊花」二字,「花」字用圖畫表達,Kit Man下筆後不滿意,為防被攝影師拍下,立刻用毛筆塗黑。「畫畫要用另一支筆,不如我練習好,後補給你?」他不馬虎,曾受託替RubberBand寫《坦白》MV歌詞,案邊棄稿堆積如山,多次客人對初稿say yes,他看看,say no,再千錘百煉。他說,自小字體醜,東歪西倒,常被媽媽罵,需練習。
後來Kit Man決定不寫「菊花」,「不太想講消防,因為網上有花生友講,說這消防醜聞是用來平衡黑警醜聞的,雖然我不信。讓我寫黑警啦,或寫港大問題。」心結難解,是因為身為港大校友這情意結,他本於港大念生物科技,其間參加設計比賽,獲獎學金到多倫多修讀多媒體設計課程,才開始設計之路。「我一直沒關注社會議題,長毛為何拋雜物抬棺材?我沒管他做甚麼,只活在自己世界,活了三十多年,玩相機和設計遊戲。」直到國民教育事件,他才頓悟。他慶幸香港法制尚算健全,未能以言入罪。「最多紅色機構不給我工作,那就吃少一點吧!即是發哥那句,賺少一點吧!」

設計工作收入不穩定,但他捨得花逾$1,500買矽膠模具做反枱機械人。

除繪畫和寫字,Kit Man也設計手機應用程式,如專為針孔與菲林相機愛好者而設計的測光錶FotometerPro。

佔領期間Kit Man和其他社漫畫家全力支持雨傘革命,令收入大減。

記者:彭海燕
攝影:劉永發
編輯:陳漢榮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