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大班王冬勝山頂大屋周日失竊,連日來在傳媒都是頭條新聞,主要原因是當事人是知名人士,有新聞價值。
星期一晚在加列山道再有入屋失竊案件,剛巧事主在家中,與賊糾纏時亦受了傷。由於事主是知名人士,引起警方動用很大的警力去查案,停筆時已拘捕一從貴州來港做世界的無證非主腦,其餘三位疑犯仍然在逃。
前幾個月飛鵝山入屋爆竊演變成綁架案,記憶猶新,好在今次失竊時王大班與家人不在家,否則損失可能不只二百多萬身外物!
本人住山頂二十多年,亦在兩個業主會當義工,對山頂居民的治安及其他民生問題,如交通及危樹有一定的認識及研究,亦與有關人士如區議員、警方、運輸署及地政署有一定的聯繫及投訴,亦因為秋冬季節是盜竊案的旺季,藉此分析幾個新聞價值以外的重點:
屋苑內外劃清保安問責界線
屋苑內的保安是管理公司、管理員、居民以及家傭的責任。除了閉路電視、刀片防盜網及警覺性高的管理隊伍之外,做替工以及由僱傭公司提供的臨時工往往起不到甚麼作用,甚至是踩線找目標的內鬼。
亦有案發時CCTV忽然不靈或鏡頭向天,甚至沒有錄影紀錄。然而,狗的警覺性往往比熟睡的人,包括管理員高!
屋苑界限外的保安工作應以警方為首。可是,除非是知名或敏感人士,一般的破案率並不高,亦不會動用幾十人去查一件案。
同時,亦有個案當事人因破案率低或財物損失不大而不報警。這類個案都不會在統計內。
根據警方的懷疑及我個人的深入調查,連接屋苑及道路的山坡及匪徒用的引水道、水管及其他管道往往是匪徒攀爬入屋及散水的路徑。
樹叢是爆竊者藏身之地
由不同政府部門負責修葺長得密密的樹叢及雜亂草叢,往往是匪徒未出擊時的藏身之地。特別是在長假期如聖誕、新年及復活節,匪徒會先鎖定屋苑,然後躲在草樹叢內觀察那些單位因主人外遊而連續一兩天沒有燈火,繼而出擊。
其實,引水道及排水管等容易被行劫者攀爬及匿藏的地方的雜亂草叢樹叢,如定期修葺,使盜賊無藏身之地的話,犯罪個案則可減少。要強調的是,就算加強警力巡查,匿藏在樹草叢內伺機而出的盜賊亦未必被發現。
可惜以上的分析,與警方開會時雖然得到高層次的認同,但答覆是公有地上的雜草及樹木的修葺,由不同政府部門負責,警方只可向其他部門建議,不能強制。
因此類似的匿藏地點山頂一帶到處都是。說得難聽點,專業爆竊者肯定會食過翻尋味。
以山頂加列山道來說,單是去年聖誕至新年期間便有五宗入屋爆竊。單是我知道發生在加列山道,過去一年有報案及沒有報案的個案共超過十宗,這不是重災區是甚麼呢?
請對症下藥去處理藏身處問題!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