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力保育】划艇過大海 中大舊生救助白海豚

【出力保育】划艇過大海 中大舊生救助白海豚

一班香港中文大學划艇隊校友會的健將,本周末一連兩日發起「划過伶仃」籌款活動,屆時10名划艇手化身海豚,划艇越過繁忙海上要道和港珠澳大橋工程範圍,挑戰成為首支來回港澳的划艇隊伍 ,目標為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籌款10萬,用作海洋和中華白海豚保育工作。

參與這項挑戰有10名划艇手,7男3女,除了一名在學學生,其餘均是中大校友,周六早上在東涌出發,分別乘五艘雙人艇出征,划艇至澳門黑沙海灘再折返終點大澳,全程80公里。

今次活動的領隊兼中大划艇隊校友會會長趙德穎表示,活動會划過廣東伶仃洋,而因命名為「划過伶仃」,平均每划一個多小時,就會停在海上稍休,在艇上喝水和吃能量棒等補充體力,艇上亦有救生衣和通訊設備,亦會佩戴手套和加設坐墊,以防長時間划艇動作磨損手腳和減輕腰部負擔。

此外,屆時還有兩艘領航船隨行,船上有醫生護士和後備隊員。趙德穎補充,事前已跟港澳兩地海事部門溝通,首天入夜後會留在澳門休息一晚,翌日早晨才再出發,預計20小時內可完成挑戰。他說,除非當日掛起風球或有雷暴,否則如常進行。

趙德穎透露,為了今次挑戰,隊伍早於7月已開始特訓,過去多個周六先後赴大澳、大嶼山和港珠澳大橋工程範圍海域模擬練習,以適應當地水流、風向和海上交通情況。他續道,該處同為中華白海豚棲息的水域,隊伍曾偶遇白海豚,大家當時都像小孩般興高采烈。

每位隊員都有正職,為了今次挑戰,把握公餘時間加緊練習,做gym和拉划艇機,其中一位隊友柳應斌甚至每天在照顧女兒入睡後,便立即落街練跑,決心可想而知。

趙德穎笑說,計劃起初其實心雄想划艇到台灣,但因籌備複雜和資金問題,最終才落實較近的澳門。他說,今次活動除了籌款和挑戰自己,也期望藉此在港推廣划艇(又稱賽艇)運動,「划艇在香港並非普及,我想多些人認識這項運動,發現原來香港有很多地方很漂亮,其實是可以划艇。」

中大划艇隊校友會發起「划過伶仃」籌款活動,一連兩日由香港東涌划艇來回澳門黑沙海灘,為WWF籌款10萬元作海洋和海豚保育工作。左起為急救隊員鄧文舜、兩位划手趙德穎和柳應斌。

中大划艇隊校友會會長趙德穎(中)希望透過今次活動,還可以推廣划艇運動,讓更多市民知道香港其實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划艇。

參加「划過伶仃」有10名划手,7男3女,過去三個月曾到大澳和大嶼山水域練習,以適應當地水流風向。

今次划艇會經過中華白海豚棲息的水域。

五艘雙人艇目標在20小時內完成跨越港澳。

隊伍動用了10萬元購買划艇設備、急救用品和能量棒等食品應付今次長征。

隊伍曾在港珠澳大橋工程範圍海域模擬練習。

柳應斌等一眾隊友為了今次出征,過去三個月在公餘時間勤力操練。

划艇用的坐墊(左)和腳踏(右)。

「划過伶仃」慈善籌款活動

划艇路線:由東涌出發至澳門黑沙海灘,再折返大澳,全程80公里
時間:10月17日早上8時出發,預計10月18日傍晚6時完成
挑戰者:香港中文大學划艇隊校友會10名划手 (7男3女,後備隊員2名)
受惠機構: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籌款目標10萬元)
籌款網頁:www.justgiving.com/Pearl-River-Estuary-Challenge/ (10月31日截止)
facebook:CUHK Rowing 中大划艇

記者:余瑋
攝影:徐振國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