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大事件一步一步的發展,先是由親中媒體瘋狂地攻擊和抹黑陳文敏教授,誓要阻他出任港大副校長,到校委會以「等埋副校」這等荒謬理由去拖延任命,至校委會中十二個委員否決了任命,卻沒有交代詳細原因,我們可看到事情並不簡單。若非學生代表馮敬恩把校委會內的反智言論披露,也不知道有一些校委所持的理由竟比「等埋副校」更加荒謬。
從事情發展前後公眾所見的事實看,絕對可合理地懷疑整件事是北京政府的某政治力量,在雨傘運動後,透過各種方法,尤其是現任特首運用他的權力,去打壓反對的聲音。或是為了殺雞儆猴,或是寧枉毋縱,現在打壓的對象擴展至一些政治上相當溫和、甚至中立的人士,包括港大校長馬斐森,就是很好的例證。
激起溫和及中間派反抗
不過,現在當權者在香港要打壓,但又未敢做到趕盡殺絕、人頭落地,根本不能產生足夠的震懾效果,還帶來反效果,刺激出更多人出來參與抗爭。過去一些溫和的人,認為不去抗爭而只透過對話就可以帶來改變。中立的人以為只要明哲保身,不去招惹是非,就不會惹來麻煩。但當權者現在有理無理地,把所有不是他陣營的人都視為敵人,即使那些不想抗爭或想置身事外的人,突然發覺連他們也避不開強權的欺壓,令他們感到唇亡齒寒,不情願也要參與抗爭的行列。
幸好香港現仍保留着相對健全的法治制度,令港人還可享有相當程度的自由。在法治之下我們的自由仍受保護,令當權者現在的打壓手段,對信念及意志堅定的人來說,阻嚇力並不足以讓他們退卻。不過,一旦他們決志要抗爭,除非是把他們各種自由也一併拿掉,不然他們就不會放棄,直至抗爭的目標達成。
新加入抗爭的溫和及中立的人,不少都是有識之士,只要他們各種自由未受損害,以他們的智慧、網絡、影響力及動員力,必會為抗命的時代注入新的資源及力量,把抗爭帶向新的高度,令抗爭能最終成功的機會大大增加。
當然當權者不可能不知道只以這樣的力度去打壓,越打壓會越刺激更強的抗爭力量及意志。那為何當權者不索性狠下心以最大的力度壓下來,徹底把港人的抗爭意志粉碎呢?或許當權者也想這樣做,但他們也知道在香港的處境之下,以更大力度去打壓,所產生的反抗力只會是更大。到時不單溫和與中立的人會加入抗爭,可能連支持政權的陣營也會陷於分裂,北京政府一直依靠在香港管治的建制力量中不少人,也有可能倒戈。
當然北京政府還可以更狠一點,就是徹底由來自北京的管治團隊去替代香港的管治力量,但這引發的危機就不會止於香港了。並且即使這樣做,那也不能保證香港會變回一個可管治的地方。在那種情況下,那差不多是與整個香港開戰。中共在此時此刻,即使在國內也不敢以這種手段去對付抗爭,更何況在香港這國際城市,要進行如此全天候及全地域的「內部戰爭」。
但那為何當權者還是要去打壓呢?當權者就算不讓步,為何不起碼收斂一點去減少衝突出現的機會呢?這樣即使不能減少抗爭的力量,但至少也不會令抗爭的火越燒越熾熱。其實我也想不到原因。一個說法是當權者太愚蠢,看不見打壓會帶來反效果,但我看這解釋不太能成立,因他們不可能是蠢人,不然也不能攀上現在的高位。
另一說法是有小人從中作梗,因對一些人來說,香港越亂,他能保住權位的機會就越大,故他用盡方法去挑起事端,以令香港內部出現更多紛爭,好讓他能從中取利。我看這可能應是很大的,而事實可能正在發生中,但這還不能提供足夠的解釋,因當權者不可能不知道這人的問題,也應有能力制止他繼續這樣做。
第三個說法就是中共要操控一切的本能,及目空一切的本質,令當權者雖明知打壓只會帶來更大抗爭,也不能忍住不去這樣做。若是這樣,直至當權者能有足夠的智慧及意志超越他的本能與本質,香港的民主改革也無望了。不過,若當權者能及早醒覺到這點,那就盡快履行承諾給港人真正的民主好了!
戴耀廷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佔中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