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安排混亂釀大擠塞 兩組爭路 單車節變推車節

天雨安排混亂釀大擠塞 
兩組爭路 單車節變推車節

【本報訊】香港單車節昨第二日賽事,逾3,000名車手冒雨參與,不少人誓要衝上青馬橋上「破風」,鬥志昂揚。不過,大會因雨延遲各項目的出發時間,使35公里和10公里的賽道重叠,單車在路上塞逾10分鐘,有車手更索性推車前行,狀甚狼狽,亦有參加者投訴賽道有領航車等阻礙前進。有曾參與國際賽事的市民斥單車節無法接上國際水平,甚感失望,「如果10分滿分,呢個單車節係負分,希望大會明年改善。」旅遊發展局承認安排未善,向車手道歉。
記者:廖梓霖

首屆香港單車節昨晚起一連兩日舉行,35公里挑戰組、10公里悠遊組為昨早舉行的其中兩個項目,合共有3,000人參與。兩項目準備開始時已烏龍百出,35公里組別的出發時間由原定的7時30分延遲至約7時45分,接連10公里悠遊組也延遲10分鐘,由於人數太多,不少人鳴笛後緩慢前行,亦有車手差點被絆倒,大叫「睇住呀!」
由於主辦方延遲出發時間,35公里組別車手回程時和10公里選手在三號幹線「相撞」。參加35公里組別的車手阿威指,當時10公里的參加者迎面踩來,「煞車唔夠快就撞㗎啦。」阿威稱,工作人員當時立即截停車隊,讓10公里先行,大批車手被迫在三號幹線附近滯留,他斥主辦單位安排惡劣,無顧及參加者感受,曾在外國參與三項鐵人賽的他指,「無見過有賽事踩踩吓停車囉!」

有車手肩部受傷,需由救護員現場急救。謝榮耀攝

車手遭領航車絆倒

車手Brian亦批評大會安排阻礙車手,原來賽道有不少路線為雙線行車路,本身已難同時容納近2,000名車手,賽道上亦有領航車及工作車輛,有車手為意不及遭絆倒,「專業車手都係想踩得快,下下阻住同踩單車徑有咩分別?」
參加10公里悠遊組的健兒亦有不滿,其中Jase指,由於大會安排不當,昨日不少車手堵塞賽道,難以踩着單車前行,不少人在三號幹線附近變了推車。她又稱,不少選手求解悶,在塞車等候時違規自拍留念。Jase稱,本港過往無舉行專業單車賽,縱使首屆安排混亂,她亦想繼續參與,促大會下次舉行時重劃路線,將35公里的挑戰組選手和10公里的參加者分開,「渣打馬拉松都將跑10k嘅人分流去旺角啦。」

旅發局道歉稱檢討

香港旅遊發展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展總經理洪忠興承認單車節在安排上協調不足,向參加者致歉,盼單車節明年可繼續舉辦。洪解釋,項目延遲受天雨影響,直接導致35公里和10公里組別賽道重疊,承諾會作出檢討,並希望來年改善活動氣氛,如增加電視屏幕,令觀眾可直擊賽事情況,亦希望嘉年華會內容可更豐富。旅發局發言人又指,賽道上的領航車用作帶領選手前行,是工作時必需用到的車輛。活動經費1,300萬元,主要來自新鴻基等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