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生在世76年,韶伯經歷戰爭與和平,曾在日軍刀下逃生,晚年患上糖尿病、又因脊椎骨增生要坐輪椅,更不幸是幼子壯年罹患腎衰竭,令他老來傷心。現時使用15年的輪椅已十分殘舊,加上年邁,雙手因長期推輪椅而勞損,盼可更換電動輪椅,續走餘下人生路。
記者:余睿菁
韶伯是東莞人,為家中長子,有兩妹一弟。年幼時父母在港工作,他與祖母留在家鄉,正值日本侵華,驚險一幕至今歷歷在目。當時日軍衝入家中大肆搜掠,年幼的韶伯躲在祖母身後,日軍正要發難,突見後園肥豬,二話不說就捉走,兩嫲孫才避過一劫。1949年之後,他來港與父母團聚,讀至中一輟學到紡織廠工作,幫補家計。
28歲時結婚,誕下兩女一子,後來轉任較安穩的保安員。他省吃儉用,與妻子胼手胝足養大子女,即使多忙碌,放假必帶子女到公園玩耍,其後以10多萬元於深圳布吉置業,希望退休後居住。
15年前,韶伯退休卻未返內地生活,反要賣樓套現,只因一個雨夜,他過馬路時雙腳無力跪倒地上,由警察發現送院,發現脊椎骨骨質增生險壓斷神經線須施手術。可是手術失敗,從此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需靠輪椅代步,而使用尿喉又引致尿道發炎發燒入院,之後又患上糖尿病。
當年他體重200多磅,由妻子照顧,惟妻子亦年老乏力,9年前將他送入護老院,妻女定期探望,他亦每兩周回家一次。惟最令他痛心是30多歲的幼子患上腎衰竭,「佢怕我哋擔心一直隱瞞,直至兩三年前先知病得好嚴重」。幼子患病無法工作,靠綜援生活,每天在家洗腎3次,只有換腎才可痊癒,家人曾欲捐腎相救但不合適,只有耐心輪候。
過去15年,韶伯所用輪椅已殘舊,加上年紀大,無力氣再推動輪椅,現時已很少外出走動。他盼獲援助可更換電動輪椅,減少雙手勞損,可是3萬多元費用,對靠3,000多元綜援生活的他而言,根本無力負擔。他說有生之年,除希望兒子康復,便是希望到瑞典探望移居當地的妹妹。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派出關顧主任,得悉「韶伯」使用了十五年手動輪椅,惟他年事已高,不復昔日健壯,長時間推輪椅,使他雙臂痛楚。現盼善長慷慨解囊,助「韶伯」購買電動輪椅,好讓在他有生之年,可以驅動電動輪椅,與妻女到外地探望親人,共聚天倫。
「韶伯」暖流編號:C3973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