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警方發現近年有犯罪集團利用手機通訊程式或隨機打電話(cold call),在外地招攬境外人士來港開設銀行戶口供犯罪集團洗黑錢,有詐騙案件涉及超過100個洗黑錢戶口。今年上半年涉嚴重詐騙案的洗黑錢案有9宗,比去年同期的2宗多3倍半,涉及金額達4.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600萬元多逾7倍。
記者:鄭啟源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署理警司鮑兆銘接受訪問時稱,洗黑錢賬戶多與其他詐騙案有關,大部份為電話及電郵騙案。警方發現犯罪集團使用的洗黑錢戶口,開立年期有延長趨勢,當中不少是短時間存入及轉走巨款。
警方又發現有犯罪集團借助中間人、手機通訊程式或隨機打電話,聲稱有搵快錢機會,招攬內地、東南亞、南亞及東歐人來港開戶洗黑錢,報酬由500至3,000港元,並包旅費,「佢哋開完戶口,將網上理財密碼同加密器轉交犯罪集團,然後離開香港」。
32人判監 最重7年半
商罪科署理總督察梁梓健稱,今年有3宗共32人涉詐騙及洗黑錢案被判監,最嚴重個案涉款7,000萬元,判囚7年半。其中一宗有19人被捕,洗黑錢戶口逾百個,全部開戶者不是港人。涉事銀行發現有人用假文件開設多個戶口報警,警方調查發現涉案逾百個戶口,報稱數個相同地址,最少已洗逾千萬元黑錢,涉案19人是失業或低收入者。據悉,涉案者再來港時落網,分別被判囚3至36個月。
警方近期偵破一宗針對台灣人的跨境冒充台灣執法人員電話騙案,涉案款項匯到香港銀行戶口,有人企圖在銀行提款時落網,被捕者供稱集團以黑錢金額1%作佣金誘他們提供戶口,最終7人定罪,其中6人非港人,分別判囚16至24個月。
另今年上半年警方接獲金融機構舉報282宗疑洗黑錢戶口個案,是去年全年的73%。警方提醒出售銀行戶口洗黑錢,最高可判囚14年。警方今日在facebook專頁及YouTube上載打擊洗黑錢短片。
金管局法規部主管黎樹仁稱,金管局已要求銀行定立機制審查可疑開戶個案,令遭銀行拒絕開戶個案增加。公民黨立會議員毛孟靜憂港淪為洗黑錢中心,促警方嚴加打擊。她接獲多名少數族裔人士甚至挪威交換生投訴遭銀行拒絕開戶,建議銀行研究以擔保等方法處理少數族裔人士申請,免對他們造成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