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袋徵費 報販減價箍客

膠袋徵費 報販減價箍客

【本報訊】第二階段膠袋徵費自4月起實施近半年,市民買報紙時索取膠袋,需額外多付5毫。綠領行動8月早上繁忙時段監察全港160個報攤運作,發現濫發膠袋情況改善,90%市民購買報章時不會索取膠袋。但調查指,31%的報攤報紙售價低於7元,透過減價變相免收膠袋徵費。業界指,徵費實施後報攤生意下跌一至兩成,報販為保生計,惟有減價箍客。

業界:唔畀話你呃佢

塑膠購物袋收費合作平台發言人文志森指,實施膠袋徵費後市民的環保意識加強,「多咗市民自備購物袋或者直接攞走報紙」。但調查發現,完全不提供膠袋的報攤只有14%。全港報販大聯盟主席廖社青表示,現時大部份報攤仍會準備膠袋,「特別喺舊區嘅報紙檔,老人家慣咗送埋膠袋,如果冇,佢會話你呃佢」。徵費實施後,為免生意下跌,有報販寧願減低報紙售價,變相免收膠袋徵費留住熟客,「報紙賣平5毫,要膠袋照舊賣7蚊,唔要膠袋就6個半」,膠袋徵費形同虛設。廖指,在自由市場下報販有權決定報紙售價,認為現時膠袋濫發情況已明顯改善。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促環保署,逐步擴大膠袋徵費至街市和麵包店,避免因個別貨品獲豁免收費而出現濫用情況。他又勸喻商戶不要主動提供膠袋,形成市民貪方便索取膠袋的習慣。
環保署表示,徵費實施後一直有派員巡查,並向違例免費派發膠袋的商戶發出共10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建議報販不要預先將報紙放袋,及以其他藉口免費派發膠袋。
■記者梁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