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籽:軸芯人物】
作為車主,你未必有機會接觸他,但當你在馬路上遇上麻煩時,又不知所措,他就可以幫到你,他正是馬路的大後備「拖車師傅」。找來差不多入行廿年的阿榮(麥樂榮)笑談這一行的苦與樂,永遠不知道下一秒order是甚麼的驚喜,還有那份為人解困的使命感, 是繼續堅持的最大動力,「我經常跟朋友說自己就像救護員,只不過是救車啫。」
拖車這一行,大公司有,細公司有,一人一車一公司的更多,相約阿榮做訪問,原本約兩點半,收到order要改三點半,那一刻他連午飯都未食,於是在茶餐廳邊吃邊受訪。眾所周知這一行要24小時on call,食無定時、睡無定時,可算意料中事,不過數到最悲涼的日子就是打工時期,「我約在1996年入行,頭三個月都是跟師傅學,學師過後就畀架車你自己搞,返一日放一日,但一返便要24小時,為了最快到達目的地,所以不可以返屋企,要在車上瞓,一收order便要開工。」打了兩三年工便跟幾個朋友自組公司接生意,數年後又轉為one man band,廿年來的最大感觸笑言是由拖車仔變拖車佬,真正感慨當然是犧牲跟家人相處的時間,「這份工自由得來好困身,周不時一餐晚飯分上下半場食,有時兩日也未能跟家中三個小孩碰面,更會半夜突然起身開工至天光先返,幸好有太太多年來的體諒。」
林寶太貼地 「做埋唔夠賠」
至於拖車行業這年來的改變,最明顯的就是拖車裝備,「以前一條鐵鏈走天涯,那些師傅總有辦法綁到部車來拖。」現在一定要有鋼索、尾鏟、小托轆等,連同新車頭,入門約60萬,「現代車矜貴了,不會由你亂拖,加上新型號車款很多已用電子迫力,即使前驅車,有些也會自己鎖轆,所以一定要上尾轆落雪屐,免拖壞波箱。」這一行成本越來越高,有時有生意都未必接得到,有些地方拖車去唔到,有些車款拖唔到,「太貼地的超跑冇得拖,試過打來話林寶堅尼爆胎,仲貼地,上尾鏟會好大機會刮花部車,做埋都唔夠賠。」還有拖車佬最怕的,便是酒鬼,近年不少人飲了酒後叫拖車,「最怕他們發酒癲,幫佢整整吓會大叫問我做乜搞佢部車,有時谷氣唔鬼接。」
一般拖車的日間收費約$500至$700不等,半夜加價五成,大時大節、黑雨紅雨打風另一個價錢,若每日接到四五單,這行的收入豈非很可觀?「常常望天打卦,發達冇你份,我只可說收入一定比職業司機好。 何況這是勞力辛苦錢,更是用命拼回來的,我就試過在屯門公路中線準備救車,結果俾車撞尾。部車已着了黃燈,好多大懵司機依然好似看不到咁直衝過來,除非拖車換紅藍燈,他們警覺性會高好多。」阿榮喜歡車,認為做這行最開心是甚麼新車古董車也有機會接觸,其次便是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刻是甚麼order,除了拖車,還有開鎖、補胎、入油、救落坑,甚至交通意外致翻車、跌落飛鵝山山坡也有,「充滿驚喜,那份新鮮感也是樂趣。」問他會有使命感嗎?秒速回答:「有㗎!我常說自己是救護員。」拖車師傅其實更像一隊足球的大後備,未必有得落場,但沒有他又不能。
拖車師傅自保有法
拖住車,除了高速快線唔行得,原來幾條平價隧道都唔行得,就連機場舊隧及橋面都是禁區,一不小心,不只定額罰款還要上庭。其次便是叫開鎖,為保障自己,當事人不能行開半步。最後還有撞到政府公物的司機想不顧而去,阿榮表明一定要司機報警處理好才拖車,免招麻煩。
查詢:福臨拖車(9426 4440)
記者:許維雅
攝影:鄧鴻欣
編輯:謝慧珊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