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送魚來 - 唯靈

風雨送魚來 - 唯靈

上週末颱風「彩虹」迫港,居於愉景灣的好友Paul仔伉儷早上往坪洲從漁民處購得本海釣口靚魚承蒙分惠「黃腳𩶘」與「白𩶘」各一,更難得的是冒着雨暴風狂惡劣天氣不辭路遠送來舍下盛情可感。
星期六外傭放假把魚交付街坊小店「福味居」烹調,兩條十幾両的魚一家三口雖吃得下但畢竟分甘同味更有意思,便急約多年老友Jimmy伉儷共享。
那條「黃腳𩶘」重十二両正是恰到好處的斤両,一旦逾斤肉質便頓失嫩滑之美。
「白𩶘」較大雖然只重十七両也相當肥美。兩條魚一大一小,一先一後分別以薑葱蒸──先吃「黃腳𩶘」。
由於火候掌握得好「黃腳𩶘」與「白𩶘」俱甚嫩滑盡顯優質海魚鮮美本色,三號風球高懸風雨交加的惡劣天氣之下有如此口福享受可謂難得之至。
區區每吃「黃腳𩶘」總是不期而然想到幾十年前上環「國民酒家」的「煎封黃腳𩶘」,那非凡滋味深印腦海永久難忘。
除了「煎封黃腳𩶘」之外「上湯焗龍蝦」也是一絕,自從國民酒家收歇之後俱成絕響。
當年本海優秀海鮮資源豐盛,知味食家吃龍蝦以「汲水門深海青殼孖指龍蝦」為貴,那爽滑甘美的風味絕非而今大行其道的澳洲大龍蝦可比。
在「紅斑」、「七日鮮」、「冧蚌」、「三刀」、「青衣」……之類海鮮巨星充斥之下「黃腳𩶘」地位僅堪列為「二等公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