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動物】實驗廣告 - 柳俊江

【反智動物】實驗廣告 - 柳俊江

最近一段時間,投入了廣告人的身份,原來已經導演了十多個廣告作品。雖然未至於取得大成功,作品也總算得到客戶讚賞,為新成立的製作公司打下強心針,當中有些有趣經驗,也許能和讀者分享一下。
近幾年外國流行所謂“social experiment”方式的短片,先設定一些情境,被拍者在不知情下作出自然反應,藉此測試出一些人性的共通點,帶出啟發性的訊息。這些短片很大部份是軟性廣告片,去年大紅的有某個肥皂品牌的“True Beauty”系列,基本上成為每間廣告公司的reference。每次和客戶開會,他們都會問:「你能拍得出真實反應嗎?」每次我都反問:「你有膽播出真實反應嗎?」在傳統marketing的世界,每個廣告專案的storyboard經過上中下各人把關,確保萬無一失才能開機拍攝。縱使被拍者未至於講粗口或品牌壞話,但總不能保證他們說出客戶想要的話。在不可能提供完整storyboard的情況下,很少客戶願意冒險。
上個月開始為一款大眾化的護膚品籌備宣傳片,客戶大膽地提出要做紀實拍攝,我當然樂意奉陪。大方向是咁的:把原來售價不到二百元的護膚品,換到一個很名貴的玻璃瓶內,然後一邊給女士試用,一邊吹噓產品的名貴和奇效,最後才揭曉真相,看看女士是否容易被市場包裝技巧誤導。故事聽來很簡單,其實執行並不容易,也要客戶相信自己的產品效果,拍得住名貴品牌。
首先,到哪裏去找樂意出鏡又不知情的被訪者?我在網上招募了十多位願意接受訪問的女士,再逐一和她們通電話,了解她們的背景性格,找出八位比較健談,又有不同性格特徵的被訪者。然後,也是最難的,是如何設置「騙局」。為了逼真,我們租了一個五星級酒店場所,又為「假產品」做了宣傳品和宣傳片,令被訪者「入局」。
我訛稱會在產品試用後進行訪問,產品試用期間我不在場。而其實我們早在現場設置了四個偷拍鏡頭,更有一支長鏡頭在另一間房間透過玻璃折射拍攝被訪者的特寫。我就透過耳機指揮美容師,向被訪者詢問美容問題、用後感受,又一個困難,就是如何忍住笑聲,以免穿崩。
事前準備充足,拍攝效果自然十分滿意,都是演技裝不出來的真實反應。被訪者誠實講出她們的感受,八位都以為那原價二百元不到的產品,價值數千元,顧客也笑顏逐開,大家這個星期在YouTube或地鐵站的屏幕,不難看到這條廣告片。

Profile:柳俊江

前新聞記者,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