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的經濟增長維持在2%至3%左右,因此薪金的升幅也大致上是此水平,除了個別行業在個別的年頭,如早年的旅遊業。沒有物業的,如果想搬離父母,便只有租住單位,身邊有不少朋友便是這樣,月租由數千至數萬元也有,當有工作時,問題不大,特別是高薪的,支付租金綽綽有餘,只是當工作的情況有變時,他們能否支付租金便是一個不少的風險,因為這都是支出而不是投資。
多年以前,我曾鼓勵以投資回報來支付租金,但環境變了,金融海嘯後的世界不同了,股市充滿險惡,不少人選錯了股票多於選對了股票,而更多的人根本不注重股息這種可以帶來穩定回報的東西,若總回報可以支付租金,這便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可惜能用上此方法的人少之又少。
還有是工作帶來的不穩定,大銀行從不間斷地裁員,當沒有了工作時,平日儲蓄又不足,那時支付租金便有困難。當涉及的是家庭而不是一個人時,便令家庭陷入困境。
能在股市賺取可以支付租金回報的人不多,因此還是在合適的時間投入資金購買自住的單位,一方面可以居住,也可以用來出租,而在沒有工作時,總算有瓦遮頭,否則無處可容。
這解釋了為甚麼那麼多年輕人以置業為首要的目標,因為在可見的將來,香港將不會回復八十至九十年代的興旺,起薪點與薪酬升幅將會是低水平。當年紀大時,不可能長期支付租金,除非你投資有道,又有一大筆資金在手。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
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