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事 - 陳惜姿

故 事 - 陳惜姿

最近在臉書看到一個專頁,叫Story of My Life(SOML)。今年二月才開始,現已累積近130萬個likes。做網媒,大家都是比較like數,這個量,只差香港蘋果日報三十多萬。而SOML,只是Buzzfeed芸芸專頁裏的其中一個,要投放的資金,相信無法與堂堂蘋果日報相比。
SOML裏的故事簡單,包括:亞洲孩子想對移民美洲的父母說什麼,這顯然是老土催淚之作。但神奇地,這條片的點擊率有450萬。其拍攝和剪接手法簡約,看起來毫不費力,對亞洲移民的下一代,尤有共鳴。
另一個故事,是生長在天主教家庭的十三個hashtags,一連串成長的故事,勾起集體回憶,80多萬點擊。你若連什麼是hashtag都不知道,趕快去學,否則你會變得陳舊。
還有就是,兩個女性知己第一次看見彼此的裸體時,有何反應。片中全無裸露鏡頭,只有清純的友情,130萬點擊。
這是傳統新聞裏的人情趣味,就像副刊的專題,如今變成錄像小品,更易消化。題材俯拾皆是,看似容易,其實很難做得好。但大學生在看的,就是這些。這個市場,一點也不小。
這幾年媒體變化之速,令許多媒體人感到茫然。由紙到網,不只是換了載體,也要換一個腦袋。一整代讀者都不同了,不能抱殘守缺。多看人家的作品,了解這一代讀者想看什麼,要吸引眼球,不必煽色腥,不必人肉橫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