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p making stupid people famous,別為笨蛋小丑抬轎。
有些人認為,讓笨人膠事大紅大紫,反看不見黑白,模糊了事情焦點,專挑可笑可恨可憐人冷嘲熱諷,有如講人是非,反忘記了背後的是非。虛耗了大量精力,又消費了大眾怨氣,於大局無助,於小人無損。你訕笑人,人也訕笑你們,笑吧笑吧,最好笑罷你就忘記了要哭,那就好了。
不過,笨蛋也別高興得太早,因笨而馳名,比如在議會裏自己忍得住笑,問飲用適量鉛水會不會延年益壽那位議員,紅起來,會讓人對功能組別這機制的心更灰;早早給捧紅的樹根元秋們,令立法會議政水平蒙羞,可笑到一個地步,說不定連貪圖有月餅派的街坊,也覺得臉紅,認住這個字號,索性誰也不投,啩,希望啦。
秦檜以莫須有罪名誣陷岳飛,藉口有沒有比千年之後,今日德高望重之人的說法更低級?更可笑?可笑可歌可泣之後,有沒有讓我們對宋朝制度有更深層次認識,有沒有更了解同類冤案核心問題所在?沒有的話,不急,一步一步來吧。學生對歷史望而生畏,可能是一來就制度成因影響,宋朝版樹根元秋捧得不夠多,形象不夠鮮活,趕客。
在岳王廟外向下跪的秦檜像吐一口痰,就像今日的惡搞歌,情緒發洩完畢,禮成,撤退,還有何功德可言?有的,娛樂性夠高的樣辦人物,也必然具有由淺入深的教育性。毛記電視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衰永遠唱不完的丑角,不失為公民教育入門課,──對對對,誰不想一來就見血封喉,直透人性與制度社會環境之關係、丑角形成之土壤?
沒法,港人怕看長篇,怕嚴肅,怕悶,要勾引年輕人對本質好奇探究,往往靠浮誇滑稽現象放煙花,嘩嘩嘩哈哈哈過後,應該不只是一劑精神鴉片吧。愛惡搞愛到發燒,發燒只是病徵,愛惜自己身體的人,總有天會積極查找病根的。
我深信,所謂垃圾只是錯放了的資源,有破壞的人,也有他們無可取代的建設性,這叫化作污泥更護花。莊子所說無用之大用,別讓笨蛋混蛋跑了,白白混帳一場,這叫廢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