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啟動換柱 搶救立委選舉(台灣專欄作家 楊泰興) - 楊泰興

國民黨啟動換柱 搶救立委選舉
(台灣專欄作家 楊泰興) - 楊泰興

10月7日將會載入台灣政治史頁,因這是破天荒頭一次出現政黨總統候選人在走完所有合法程序,經政黨提名後,又遭中常會在這一天啟動更換程序。如今,國民黨劍已出鞘,無論洪秀柱再怎麼頑強抵抗,「換柱」勢將必行,柱下朱(立倫)上已毫無懸念,唯一差別在於洪到底要朱付出多少代價?更換之後,到底能多搶救回幾席國會席次?至於有沒有機會逆轉總統大選結果?別鬧了,民進黨蔡英文贏得大選幾乎是全民共識了。
這幾個月來國民黨參與大選的荒腔走板,到了最高潮,國民黨幾位政治要角的性格共同合力造就出這等尷尬的囚徒困境,創造出編劇都寫不出的奇幻劇情,性格決定命運,誠然不虛。
一切必須從去年11月談起,出乎馬英九意料的九合一大選慘敗,讓他不得不灰頭土臉地交出黨權,而接任國民黨黨主席的朱立倫,因出身會計學博士,有着會計人的保守,同時擅長政治精算,當國民黨元氣大傷之際,而他險勝當選新北市長,冒險放棄百里侯辭職參選勝算不大的大位,這不是他的風格,固守根據地徐圖未來才是他最佳的計算。
除了朱之外,副總統吳敦義原為馬英九最屬意的人選,歷練也夠,但因與馬過於密切,殃及池魚,不敢輕舉妄動;立法院長王金平性格圓融,但欠缺大破大立格局,又與馬結下樑子。吳王因此無法主動出擊,只能等待國民黨徵召。朱立倫的盤算是自己擔任黨主席,拱出王金平參選,但沒料到眦睚必報的馬英九,就是不能接受王出線,支持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參加初選。
洪秀柱屬於背離台灣主流民意的深藍族群代表,但在初選過程中因有綠營群眾在民調上暗助,結果意外出線,但高支持度卻在拿到候選人身份時,急速退潮。年過六十的洪秀柱,能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已經是她意外的人生政治高峯。在勝選無望的情形下,她與統派學者張亞中等人一拍即合,大膽推出超越馬英九「一中各表」的「一中同表」理論,甚至發表「終極統一」說法,台灣為之譁然,民調數據持續低迷。

憂國會選舉崩盤

洪秀柱對此自然沒所謂,但被綁在一起選舉的藍營立委候選人們卻叫苦連天,外界預測整個國會選舉藍營將崩盤,從五十多席跌到關鍵的三十八席以下,這甚至可能累及將卸任的馬英九,讓他有可能被提前罷免。馬也因而開始擔憂,遂同意朱立倫的「換柱」大計。加上中南部立委參選人施壓,朱立倫衡量再不出手,若國會都大敗,整個賬都會算在黨主席身上,自己偏安新北市的算盤也將落空。一如台灣《蘋果日報》10月7日發佈的民調結果所指,國民黨柱下朱上,選民29.28%會投給朱立倫,40.92%投給蔡英文,15.07%投給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顯然,朱立倫出手將會改善國民黨得票,解國會選舉燃眉之急。他於是痛下辣手,一連三度約見洪秀柱,因洪不允退選,遂行強力換柱行動。不但撤借將、撤網頁文宣連結,還演出了10月7日提案召開「換柱」的大戲。
還是那句老話,就任黨主席後的朱立倫,雖被認為怯弱溫吞,不願勇敢承擔大選風險,但此時願意改弦易張,不是變勇敢了,而還是會計人的特質,投資膽氣不足,但停損(止蝕)卻毫不手軟,冷漠而明快。
誠如公共選擇學派大師布坎南說:「政客不是天使。」說到底,無論馬、朱、洪說甚麼為黨為國,主要都還是為了自己的盤算,受自己的性格所限制。無論自己退還是被除名,「換柱」絕不可能有變。而國民黨被邊緣化也是定局了。

楊泰興
台灣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