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主教的歌詠集之中,有一首歌名為《黑夜之中放光明》。重唱部份的歌詞是「黑夜之中放光明,救主基督是明燈,罪惡死亡從此逝,晦暗消除見朝晴。」耶穌亦在教誨門徒時說:「你們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並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照樣,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
為何我會想起這兩段歌詠及《聖經》?當然是港大副校任命風波所帶來的黑暗。我們的香港為何會被搞到這個田地?香港人之間政見上有分歧並不是新奇的事。亞洲及西方多個地方亦有類似情況,而這普遍被視為多元社會的一個健康現象。但縱使有這些分歧,香港人多年來都習慣了爭拗還爭拗,到了日常工作時仍然會不分左右紅藍綠,專業地合力做好工作。
可惜,這已被港大校委會破壞了。他們的決定讓我們體會到,原來努力、能力、拼搏已完全不再重要。原來香港已經變成一個在職場內都不能容納不同意見的地方。原來香港已經脆弱到一個地步,只要有幾篇左報或京報在「吹雞」及一些「意見交流」,就足夠使到有人「自動識做」。原來香港現在唯一的出人頭地之路就是靠奉承、靠服從。在這個民主遙遙無期、一國兩制不時被衝擊的情況下,還要把香港一向用人唯才這個「生招牌」都拆掉,簡直就是把香港推進黑暗。
不過,在這漆黑中,我見到曙光。我見到陳文敏教授面對不義時怎樣既堅定但亦保持尊嚴。我見到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在千夫所指情況下處變不驚,欣然地負起他對港大、香港的那份承擔。我見到一個又一個殿堂級的國際知名學者站出來,反駁個別校委會成員的種種歪理。我見到二千多個教職員及學生無畏無懼,在校園內表達他們捍衞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的決心。
釋放隱藏內心的良知
縱使這的確是十分鼓舞,他們現階段都還是一點點的曙光,與歌詠內所形容的「晦暗消除見朝晴」還有一段距離。其實,在校委會的荒謬決定及其所謂理由被公諸於世後,我認識不少就算平時不問世事的港大校友及香港人都對這件事的「低莊」處理手法十分不滿,反映其實不少人心內的良知還有一點光。但是,因為種種理由,不少人對此事的不滿並未有轉化為任何行動,意圖打破黑暗。然而,這些人士內心良知的光被埋藏,就不禁使人想起耶穌說「點燈,並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的教誨。
但正如耶穌所說,我們的光是「不能隱藏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隱藏在內心的良知釋放出來,在遇到像港大副校任命這種黑暗事件時能行多一步、身體力行,我們能夠逐步打破黑暗。幾點曙光,永遠鬥不過黑暗,但千千萬萬的曙光,就能夠變成一大明燈。就算今次或下次或下一百次都未能趕走黑暗而「見朝晴」,我們至少能做到耶穌說的「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因而能觸動更多埋藏在內心的良知釋放出來,使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光明。
今晚六時至九時,港大學生會、香港大學教師及職員會、港大校友關注組及十八個進步專業團體會在香港大學中山廣場舉辦「堅守院校自主、不容黑手介入」集會,希望能見到多些港大學生、教職員及校友,及關心港大、香港的支持者出席。在這個漆黑的晚上、在這個被黑暗籠罩着的校園,就讓我們一起在黑夜之中放光明。
註:以上只代表筆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