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怕孭鑊足總失360萬元收入

康文署怕孭鑊
足總失360萬元收入

【拆局】
香港足總一直堅持11月17日港中大戰安排在香港大球場舉行,不過最後「不敵」擁有場地決策權的康文署,事件令足總痛失360多萬元門票收入(以每張130元、座位少28,000個計算),還暴露康文署怕孭鑊的管理文化。
香港大球場在2013年經歷英超亞洲挑戰賽淪為大爛地的國際球壇笑話,康文署隨即決定重鋪草地;草地重鋪後趕及欖總主辦奧運欖球外圍賽,但就未能舉辦世盃外圍賽港中大戰,有傳與康文署擔心大球場草地再出醜有關。

聲明「遺憾」變「失望」

消息指出,大球場在港中大戰場地安排過程中,不斷以球場重鋪後要舉行兩天共50多場欖球賽、9天後草地條件未能符合足球比賽為藉口拒絕足總要求,寧願捱罵亦不能出事。另外,亦有傳署方擔心目前掀起的足球熱潮,預期港中大戰將會吸引3萬多球迷入場撐香港,為免大球場在爆棚情況下出現齊噓國歌的尷尬場面,故千方百計阻攔這場敏感賽事於大球場舉行,結果令足總痛失360多萬元的門票收入。
塵埃落定後,足總昨晚發出的聲明出現兩個版本,第一版本用「遺憾」形容未能使用大球場,但半小時後發更正版將「遺憾」改為語氣較輕的「失望」,未知是否受到壓力所致。
■記者曾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