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膠袋徵費實施至今半年,環保署截至9月底,共巡查約2.9萬個零售點,發出95張定額罰款通知書,違規商戶包括小販攤檔、藥房、服裝店及蔬果店等。雖然大型超市膠袋派發量大減,但有小商戶批評顧客只是轉向小店索取膠袋。有菜販慨嘆,大膠袋派發量增逾五成;有攤販更為免得失顧客,無奈要繼續鋌而走險,以減價抵銷膠袋徵費。
記者:伍雅謙
今年4月實施的第二階段膠袋徵費,除新鮮蔬果、非氣密包裝及冷凍食品可獲豁免膠袋費外,消費者購買其他商品需繳付不少於5毫的膠袋費,否則商戶將被罰款。新措施實行半年,大型超市膠袋派發量大減,百佳超級市場指出,與去年同期比較,今年4月至9月下旬派發的膠袋量下跌逾兩成,平口袋用量也有下降;惠康也指,顧客自備購物袋的比例已增至九成。
檔主鋌而走險提供免費袋
不過,小商戶卻怨聲載道。旺角菜檔譚小姐批評,膠袋徵費只益大商家,顧客轉向小商戶索取免費膠袋,「超市唔畀袋你,你唔會鬧,但會鬧我哋,一邊又要俾人鬧,一邊又要俾人(環保署)捉」。
譚小姐指,不少顧客要求每款蔬菜各用一個膠袋盛載,甚至不光顧也索取膠袋,「乜都要攞袋,仲越攞越大,3個番茄都要攞大袋」。大膠袋每個成本約4至5毫,她稱自新徵費實施以來,大膠袋派發量大增逾五成,導致檔口營運成本增加。
記者在旺角部份攤檔也看到違規情況,有攤販為生計,要鋌而走險提供免費膠袋予顧客。有售賣毛巾的商戶稱,約三成顧客得悉要付膠袋費,就算已選購了數款毛巾後,「都即刻話唔買」,無奈下要將毛巾即時減價5毫,變相抵銷膠袋費。
環保署表示,除可豁免收費的情況,商戶向顧客提供塑膠購物袋,並提供任何回贈或折扣,例如將貨品減價,以直接抵銷全部或部份膠袋費,亦屬違法,違規商戶可處定額罰款2,000元或被檢控。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現時部份售賣濕貨的店舖,因法例未有涵蓋,「似乎冇真係好成功咁減低膠袋使用量」,但是否因而令小商戶膠袋派發量大增,則要視乎確實數據,認為新例已有效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