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可能會產生模仿效應,同埋一個錯誤感覺,係令人擔心。」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指出,近期發生多宗跳樓自殺悲劇,擔心有關的手機遊戲鼓吹歪風,帶出錯誤訊息,「真係好怕有啲人會覺得,跌落樓係可以翻生」,但現實是身首異處。他指學童年紀太輕,不了解死亡意思,「以為熄咗機就可以開番」。
外國遊戲開發商須負刑責
葉兆輝憂慮,若學童覺得遊戲有趣,會作模仿,「試吓跳落去係咪真係咁,邊個去承擔呢個後果?生命係冇take 2,呢種遊戲有不良效應,係需要禁止」。他指英國等地已修例,若證明有遊戲或網站會令人傷害自己或結束生命,涉事開發商或網主須負刑責,但本港仍未立法。他又透露,中心正研發新手機應用程式,灌輸正面人生觀。
社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陳耀基指出,若有自殺傾向的人士接觸自殺或負面資訊,會令其情緒更低落,甚至加強自殺傾向。但他強調,「冇自殺傾向嘅人一定遠遠多過有自殺傾向嘅人」。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按死因庭數據推算,本港去年每10萬人就約有12.3人死於自殺,雖然整體自殺率下降,但15至24歲的青少年的自殺率微升1至2%。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