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郵政用速遞一般的敏捷身手,快速回應了「去殖化」的呼聲,把殖民地時代遺留的郵筒,鏟走皇冠頭,蓋上香港郵政的「蜂鳥」標誌。
香港郵政說,「郵筒上的皇冠標記容易令市民混淆,因此以香港郵政的蜂鳥標誌遮蓋。」
好笑,甚麼地方混淆了?
難道有香港人因為看見郵筒上的皇冠標記,便覺得「好混亂啊,究竟今天是97前還是97後?我封信會唔會寄咗去英國㗎?但我就係想寄信俾留學英國嘅仔女喎?我用皇冠標記的郵筒寄信,咁我係中國人?香港人?英國人?中國香港人?」
香港郵政又說,保留皇冠標記,已經不合時宜。
那請問現存仍有英女皇頭的硬幣在市面流通,是否又不合時宜?
是否要馬上用紫荊花遮蓋女皇頭硬幣?
香港郵政回歸後,其實已經「去殖化」了一次,把原來鮮艷的紅色郵筒,塗上了綠色。
英殖時代,郵筒和消防用品一樣紅色,代表郵政也是一項緊急的公共服務。用現在的話,「急市民所急」,結果一樣無得留低。
中共一直宣稱,香港人回歸以來,得到的人權自由民主經濟環境,統統比回歸前更好;若回歸咁正,殖民咁差,我們何苦要急於去殖民化?
憶苦思甜,保留殖民回憶,讓我們一看見皇冠頭便想起悲慘的英殖日子,從而珍惜今天得來不易的港人治港偉大局面。
香港政府不單不應鏟走皇冠頭,更應大力保留!這是香港的傷痕,見皇冠標誌就像「臥薪嘗膽」,念念不忘英殖痛苦,誰人不讚祖國好!
但今天政府急於鏟走前朝遺跡,就像一個巴辣野蠻女友,誓要鏟走男朋友所有前度的回憶,因為野蠻女友害怕男友兩相對比,天堂地獄,「即使你離開,我熱情未改,還是覺得你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