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囚終身 學終身

八方人物:囚終身 學終身

「人生係由無數選擇構成,要把握將來就要喺今日做決定。做乜都好,要諗清楚,唔好畀自己後悔。」亞健(化名)年輕時犯謀殺及綁架被判處終身監禁,轉眼在囚18年。他自覺往日沒人生目標、價值觀扭曲,入獄後發憤圖強,先後獲頒學士、碩士學位,未來若能出獄重新做人,他打算成為傳道人,向青少年以身說教。
懲教署「創藝展更生」話劇音樂匯演昨早在赤柱監獄舉行,其中在分享環節,由42歲的亞健與300多名中學生分享人生故事。中四輟學,做過幾份工,從沒打算將來,「名正言順係月光族,又係酒鬼,唔飲酒瞓唔到覺」。他形容自己是沒指南針的船,「冇目標就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又沉迷暴力漫畫致道德觀、價值觀都扭曲,不辨對錯,「冇價值觀就以為自己做乜都得,最終犯下大錯。」
18年前他因干犯謀殺及綁架罪,被判終身監禁。只有中四學歷的他,入獄後幸得父母不離不棄,風雨不改定期探望,加上懲教署心理組輔導和鼓勵,終於改過自新,除參加獄中團契更努力讀書,花上10年時間獲公開大學頒發社會科學學士及教育碩士,現正攻讀公大語文研究碩士課程。

望減刑出獄傳道

雖說是終身監禁,但本港法例下只要行為良好,通過長期監禁刑罰覆核委員會覆審刑期,仍有機會重投社會。他打算出獄後任傳道人,指自己年少時「錯得比較犀利」,故希望能藉此貢獻社會,「感謝神畀機會我重生,感謝父母不離不棄,感謝懲教署職員同囚友包容,令我行少好多冤枉路」;他又告誡青年人,「可以揾錢,但唔等如要不擇手段,唔好俾私慾操縱自己」。
■記者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