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二十三日,郭紹傑應學聯邀請,在雨傘運動的金鐘佔領區擔任糾察一職。負任期間,他曾制服向黎智英擲豬內臟的搞事者,後卻被警方以「在公眾地方打鬥」為由拘捕,然而最終控罪獲撤銷。一年已過,今再回首,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當日佔領人士對糾察的指責,當中包括針對他本人的點名批評。
郭紹傑憶述,自拆鐵馬事件被指責之後,不少糾察成員都希望避免衝突,低調行事,就連佔領初期每天穿著的制服T恤也脫下,只繫上臂章。對有佔領人士堅決要求解散糾察,郭紹傑形容隊員飽受壓力,感到挫敗。事隔一年,他仍想為團隊抱不平:「我們全力確保佔領區安全,清場初期處理過黑社會,我自己也被打,至中段也處理過小偷及癮君子等,估計案件也有幾百件……我相信糾察們沒有犯原則性錯誤,沒用暴力,只是做應做的事。」郭紹傑不斷把「責任」二字掛在嘴邊,在他眼中,出任糾察是應該的,也是必需的 —— 一個運動若要有組織地策動,便需要有糾察協助,維持秩序。
當時,不少年輕佔領人士點名斥責郭紹傑,要求他卸任糾察之職,郭紹傑表示自己思考過這些指責,認為問題癥結在於溝通不足,還有代溝隔閡 —— 部分年輕人未必認同傳統社運的組織模式。他明言將來會盡量加強與年輕一輩的溝通,聽取對方想法。
令郭紹傑感到無奈的,是他觀察到雨傘運動後,主辦單位舉辦集會時顧忌重重,自綁手腳。例如今年的九二八集會,郭紹傑到達後才得悉,大會沒有提供糾察臂章,認為有關方面擔心糾察身份或再惹罵戰,刻意提防。「我們之後需要對此多作檢討,如果每次我們都怕的話,甚麼都不用做了。其實只要相信自己的信念便去做,否則很難團結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