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宗騙取綜援案揭露基層家庭悲歌!育有一對女兒的47歲洗車工人,因為經濟拮据,幼女6歲起便沒有上學,7年來均靠母親及胞姊教導,他則利用長女學生手冊影印本,偽造成幼女學生手冊,交予社署申請更多綜援。他昨承認7年間騙款3.1萬元,還柙候判。其妻得悉丈夫需還柙時,向幼女哭訴:「爸爸今日返唔到嚟啦!」
記者:蘇曉欣 羅日昇
被告黎有任職洗車工人,曾有一次騙取綜援案底,昨在九龍城法院承認7項使用虛假文書罪。案情指被告於2000年起開始申領綜援,社署於前年5月揭發被告犯案。被告被捕後承認為了額外領取3.1萬元綜援,才將21歲長女的學生手冊副本,更改資料後當為16歲幼女的學生手冊,而事實上幼女於2005年9月至2012年6月間一直沒有上學。案件押後至本月20日判刑,先為被告索取一份背景報告。
妻:一家曾流落街頭
記者昨到訪被告位於廟街的家,他們一家四口住在僅300平方呎大的劏房,單位內雜物繁多,相當凌亂。大廈內沒有電梯,需徒步走6層樓梯到被告家。黎太右腳行動不便,出入均用輪椅代步。她對記者表示,對於被社署揭發騙取綜援,反而感到「鬆一口氣」,但坦言沒想過被告不能獲保釋回家,無奈稱:「冇諗過老公今日返唔到嚟!」
黎太透露被告於1993年因工弄傷手指影響工作,家中經濟遂變差,須寄居親友位於新界的公屋單位。她憶述幼女出生不久,親友要求收回公屋,一家人要流落街頭瞓街,幸好及時獲社工協助,安排他們到向晴軒居住並申領綜援,方能度過難關。
現已入讀中一
黎太對幼女沒上學一事不欲多談,只稱幼女現已上學,就讀中一,長女則讀至中六後投身社會。她坦言幼女曾問被告為何「無學返」。她指以前在家教導幼女,長女放學後亦會利用學校教材替妹妹補習,閒時幼女亦會到圖書館借書。
控罪指被告於2006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油麻地油尖旺社會保障辦事處內,7次向社署職員出示偽造文書,即6本救世軍田家炳小學小一至小六學生手冊副本,以及一本台山商會中學中一學生手冊副本。被告去年底已停止領取綜援。
案件編號:KCCC3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