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有句俗諺:「輸人毋輸陣,輸陣番薯面。」意思有兩層,一是說輸給某個人不要緊,但如果連陣勢、氣勢都輸了,那就真的連面子都輸光了,另一是說實力不濟會輸,但臨陣不管怎麼樣都不能認輸,否則就太沒面子了。國民黨加快實施「換柱計劃」,即準備撤換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恐怕只會是輸人又輸陣,不只贏不了明年初的總統選舉,還會讓人恥笑一班男人先卸膊、後欺負女人。
去年3月、4月間的太陽花學運,雖然只堅持了23日就退場,但成效遠勝香港雨傘運動,不只讓兩岸貿易服務協議擱淺,更讓國民黨在去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潰不成軍,在22個縣市中只保住6塊藍天。國民黨各大天王競逐下屆總統的信心因此被打殘,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郝龍斌等統統避戰,應了習近平評點蘇共倒台時所說:「竟無一人是男兒。」
洪秀柱當時挺身而出宣佈參選,明言是要拋磚引玉,但結果雕磚成玉,不只取得足夠黨員聯署、民意支持,代表國民黨出戰,支持度還一度可以抗衡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令外界對一場兩個女人的戰爭有所期待。不過,洪秀柱的勇氣所換來的支持,來得快也去得快。國民黨政策的先天不足,加上洪秀柱鮮明的統派立場,注定了她在經台灣中選會確認為總統候選人之前已輸了選舉。
洪秀柱倒真的有股輸人唔輸陣的精神,未因黨內外的反對聲音,而改變自己的終極統一說,在朱立倫及幕僚三番四次勸退之後仍堅持參選到底。客觀地說,洪秀柱的終極統一說已背離台灣主流民意,她堅持不退讓的「小辣椒」形象,也可能拖累國民黨的立委選舉。經歷太陽花學運及反課綱運動後的台灣,深憂「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不可能接受兩岸經貿的快速融合,遑論急統立場。
問題是,洪秀柱從未隱瞞其立場,從未阻止其他人加入競選,國民黨以黨代會確認其代表黨出選,就是為其人品、政見背書。如今,國民黨一班男人高層密謀以洪秀柱民意支持度低、以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為由,剝奪洪秀柱的黨籍參選人資格,不只會造成國民黨的分裂,也不可能取信於中間選民,還要背上欺負女子的罵名,真是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daily.liping )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