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勢:改革比TPP更具影響力 - 張敏華

專家論勢:改革比TPP更具影響力 - 張敏華

美國在周一與11個貿易夥伴國家簽下歷史性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成為全球商界、政界和社會各界的焦點。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聲明上表示,全球經濟政策不能由中國制訂,未免令人憂慮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在美國國事訪問期間,所談及的「新型大國關係」的平穩發展。
經濟上,TPP協議包括日本、加拿大和澳洲等共十二個國家,佔全球經濟份額約40%。從國際外交層面看,參與的亞洲國家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顯露出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決心。不過,TPP仍需要得到由共和黨控制的美國國會投票通過,才可以落實。而美國國會將會有最少90天的時間作初步考慮,更可以要求更多的時間去作進一步探討。以商界為首的共和黨,已有多位國會議員表明對協議有保留。因此,美國商務部官員也表示,周一簽署的協議,只不過是TPP的「重要第一步」,相信未能對中國構成即時的威脅,或對亞洲經濟有重大的幫助。
短線而言,中國自身的政策發展反而對自己和周邊亞洲經濟的穩定性,有更大的影響力。我們認為,中國有部份地區,包括上海和東北省份,已步近或跌入了衰退。雖然沿海省份和居民消費仍保持穩健增長,但我們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仍需要依靠財政政策和改革發展政策,去引導經濟結構轉型和重拾增長步伐。因此,國家領導人在即將舉行的「五中全會」上,所頒佈的改革政策和「十三·五」經濟綱要,將會成為市場剖析中國未來經濟的關鍵。

張敏華
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